传回消息的下属原本就是被派去魏国公府的,因为这段时间魏国公府动作太大,朝堂百官都在话本子里走了一圈,两位皇子手下的党羽当然也不例外,一个个怨念深重,他们自然也得替属下做些事情。
考虑到魏国公深受皇帝信任,像那些被爆了黑料的官员一样针对魏国公府必然遭到皇帝斥责,他们便不约而同派出人手接近魏国公府中人,尤其是那位魏国公世子,无论是查出把柄好拿捏,还是私下拉拢对方成为自己的人,都是不错的选择。
谁知道,竟然能发现这样的惊天秘密?!
“徐明瑾?好一个徐明瑾!”
若是之前,他们还对这个消息半信半疑,但现在,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全部联系在一起,两人顿时全明白了。
难怪,皇帝如此信重魏国公府,难怪,那个莫名其妙的魏国公世子突然这样疯狂针对满朝文武,而皇帝还如此纵容……
以皇帝和魏国公的关系,在魏国公府养了个私生子半点不出奇。以徐明瑾的年龄而论,若是在当初的太子府中,恐怕根本不会有出生的机会,毕竟当年的太子还要靠俞家的支持,表面上对太子妃一往情深,不纳二色,背地里露水情缘生下的私生子交给徐潜帮忙养着,实在是合情合理。
至于下狱?私生子先放弃原身份再改头换面的障眼法而已,说不定就是为了在这段朝堂动荡的时间保护他呢。
两人顺着这个思路推断:以前皇帝并没有认回私生子的想法,可能是想着宫中嫔妃还能再生儿子,私生子的出身终究是污点。但随着皇帝年纪越来越大,生下的几个儿子接连夭折,现在终于放弃,想把私生子接回宫继承大统。
于是才有了这样的一出闹剧。
三位皇子过继已经有数年之久,朝堂上大部分官员都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若要让亲生儿子上位,他们无疑都是阻碍。
被接回来的徐明珏,说是一直养在乡下,谁知道是真是假?一回来就疯狂针对百官,多半就是皇帝授意,为了替亲生儿子提前解决麻烦,让他接手干净的朝堂。
而百官之外,就该轮到他们了。
现在,二皇子已经出局,他们两个呢?
两位皇子的推断似乎非常正确,二皇子才出事,新一期的上京秘报又卖疯了。
而这一期的主角,就是二皇子。
当然,作者写的是子虚乌有的朝代的某位皇子,虽然所有事迹都与二皇子一般无二。故事更是不像以往那样写实,反而涉及灵异元素,譬如被害死的冤魂来复仇。
最离谱的是,这个故事还和假世子的故事互动了,大反派真世子出现在了这个故事中,成为了御使百鬼,澄清一切之人。
看着故事里凄惨落幕的二皇子,两位皇子不约而同感到一阵冰凉的寒意,他们仿佛看到眼前文卷上漆黑的文字扭曲起来,化作一句话:下一个就轮到你了!
第66章 无冕之王32
二皇子的倒下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其党羽或投靠新主,或贬职外放,或是被人起底出一堆罪状, 三两下就进了昭狱。
此时此刻,痛打落水狗是众人一致的选择。于是朝堂迎来了一波小范围的洗牌。
骤然获知绝密消息的大皇子和三皇子,用最快的速度瓜分了二皇子的势力,危机感极强的他们就算有心也无力找“帮助皇帝养私生子”的魏国公府的麻烦, 只想在最快的时间里壮大自身,才能获得安全感。
二皇子殷鉴不远, 两人意识到皇帝从来没有考虑过将皇位传给他们, 正常登基的未来已不再考虑, 反而不知何时就会被皇帝铲除,让他的私生子得意上位。如此一来,他们顾不得考虑太过长远的发展, 所作所为都朝着急功近利的方向狂奔。大肆敛财、收揽朝臣、暗中收买军中将领, 不择手段在宫中宿卫中发展人手……
财色名利, 活在这世上的俗人,所好的无非就是这四样。贪财者就用重金去砸, 好色者直接请出最好的花魁, 好名好权者许以从龙之功的诱惑,这些都不上钩的,直接拿捏住对方的弱点,私藏的外室、宝贝的独生子、见不得光的罪证——这一点, 还要感谢上京秘闻的曝光,让他们顺藤摸瓜时一抓弱点一个准。总之,两位皇子威逼利诱齐上阵,在最短的时间里, 将自身积累多年的底蕴一并耗空,疯狂壮大着他们的势力。
这本是愚蠢的做法,即便将来他们顺利当上皇帝,也会有诸多隐患,尤其是他们许出去的那许多利益,迟早成为他们的掣肘。其愚蠢之处不亚于某些疯狂割让利益于世家,受其帮助登基后皇权旁落的昏君。
但没办法,不这么做,别说登上皇位,就连安享富足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未来可能的隐患——首先,他们得有未来才对。而现在,没到手的一切许出去也不心疼。
这样急功近利的做法确实起到了效果,至少确实让他们拥有的支持者骤然暴增。
对许多人来说,现今的皇帝在位,他们拥有的权势利益可能是一,但帮助皇子上位,获得的或许就是一百了。皇子许下的前景太诱人,即便以前的皇帝忠臣都动摇了——没办法,皇子给的太多了啊。
惠明帝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他还以为朝堂依旧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无论皇子还是大臣,都在他那一手玩弄平衡的帝王之术之下任由他摆布。
而两位皇子似乎是看到二皇子的遭遇,都变得安分了许多,最近更是日日前往宫中问安,他们身后的党羽也不再那么跳了,朝堂上难得平静,大臣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干实事,而不是成天打嘴仗、玩党争,扯头花。
这一切看在惠明帝眼中,颇觉满意。
虽说是他故意放任三位皇子斗争,但看着那些朝臣早早站队,替三位皇子谋划储君之位,依旧会让他本能地感到不爽。
——朕还没死呢,这些大臣就帮着几个小兔崽子惦记起朕屁股底下的位置了吗?
现在皇子和百官都变得安分守己,就让他舒服多了:他愿意给的,他们才能拿!
在这样安逸的生活中,《上京秘闻》销售如火如荼,二皇子作为新的灵异故事的主角,出现在说书先生们的口中,成为了街头巷尾,百姓们茶余饭后的新谈资。
皇帝看着上京秘闻就开怀,饭都不知觉多吃了半碗。反正沦为笑柄的是与他无关的庶人。不得不说作者的水平着实高,故事娓娓道来,幽默又辛辣,让人无法自拔。虽说只是话本故事,但作者文笔之精妙,立意之高绝,给人以鸿篇巨制的味道。
这绝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三流话本写手。
惠明帝本人没有那么高的文笔,但欣赏水平还是有的,他忍不住赞叹:“……看来民间亦有奇人啊!那些个文人士子,自诩才高,一向看不上写话本。他们腹中的墨水,却不见得比这人多。这样的人才若参加今科会试,定然也能榜上有名。”
皇帝的话,无疑是钦定。一旦传出去,无论对方水平如何,科举是必中的了。
换作任何一个人,被皇帝如此赏识,都不吝于天降馅饼,可惜这个人是楚济舟。
听到这感叹的内侍脸色顿时变得微妙,心中暗暗庆幸皇帝不曾问过对方的身份,否则也太尴尬了,到时候倒霉的是他们。
这念头刚刚闪过,下一秒,惠明帝就随口问出了声:“这作者姓甚名谁,可有功名在身,竟然会被魏国公世子招至麾下写话本,倒也是个不拘小节的奇人。”
魏国公世子在皇帝面前正当红,有关他的大事小事,宫里的内侍们早就打听得一清二楚,就是为了方便皇帝随时问起。
但现在,他们巴不得自己没打听那么详细,否则也不用回答这个要命的问题了。
“回禀陛下,此人名为楚济舟,是一介白身……”内侍觑着皇帝的脸色,小心翼翼开口,“永亨十年,因卷入科举舞弊大案,被革除功名,永不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