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767)
不过也只是嘀咕而已。
孙阿山说得没错,她还是别乱点鸳鸯谱了。
省得又得罪一名大将。
“那我怎么回复徐梅那边呢?”孙阿山一脸为难。
“哦,对了首领。”孙阿山突然想起什么,急忙禀报道:“徐梅说,她这次带了一位副使,益州南阳人氏,叫诸葛亮。”
“哦,带了就带了吧……等等!”徐月怀疑自己可能听错了,再次确认:“那副使叫诸葛亮?”
孙阿山颔首。
“多大年纪?”徐月追问。
孙阿山答:“二十有三。”
确定了这个诸葛亮就是自己认识的那个诸葛亮,徐月心里顿时升起一股说不出来的惊奇。
好奇问:“他怎么会找到徐梅的?”
孙阿山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对讲机耗电量大,他们的对话一般都非常简短,只挑最重要的信息来说。
“好像是诸葛亮闻风自己寻过来的,徐梅见这个人是个人才,留下了。”
徐月点点头,心中那点又见名人的小激动已经消退。
她现在只觉得联姻这事棘手。
“你先别回复徐梅。”
徐月安排道:“现在立马先把东吴不出兵的消息报告给前线,敌军要是知道,必定士气大跌。”
“然后,通知各部门,召开紧急会议,我现在就回城,商议这次联姻的问题如何解决。”
“最后,你给南边矿区劳改监狱去个消息,甘夫人正在那边为女囚们开展女性生理卫生教育活动,这事如论如何,也得跟她说一声。”
孙阿山点头,用笔把待办抄写在随身笔记本上,一个个通知过去。
……
南区矿山劳改监狱,原身是公孙军开采到一半的矿山。
在矿山下,徐家军用原先矿山关押劳工的牢房,重新修缮建立了现在的监狱。
监狱共两所,东边是男子监狱,规模较大。
西边则是女子监狱,规模较小,但也有两百人。
这些女子大多是从各处运送过来的贵族女眷,间或掺杂一些拐卖犯和老鸨。
可谓是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年纪最小的16岁,年纪最大的,则有48岁。
48这个年纪,放在生产力极度底下的古代,已经是奶奶辈的老年人。
这种年纪大的女犯人,监狱只能安排她们做一些轻体力劳动。
比如打扫卫生、做饭缝补之类的活。
余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则必须下矿劳动。
不过因为男子监狱才是主要劳动力,所以女犯人们做得比较多的还是开荒种地。
矿山下有一条河,沿河两岸一边是农田,一边是菜地。
现在这个时节,正是粮食瓜果即将丰收的时候,为了全矿区的口粮,公孙宝月必须紧盯着这些抽穗的稻子,还有瓜地里的西瓜。
稻子还好,食堂管饭,没人会动心思。
可那绿滚滚的西瓜,可就让人眼馋了。
总有一些人不想要命,要来偷这一口新鲜尝一尝。
他们尝了不要紧。
却会连累她的刑期,又往上多加一笔!
于是乎,最近这段时间,公孙宝月每天领着自己手下的女犯人出操晨练后,就会扛着锄头到瓜地里,一守就是一天。
昔日的北后娘娘,现在天天日晒雨淋的,再也看不出从前的娇贵。
她一头齐肩短发,头上带个破烂草帽,身上穿着囚犯统一的藏蓝色囚服,脚下是一双缝了两片柔软麻布的草鞋。
暴露在外头的脚丫子早就晒得黑乎乎的,因刚刚才下地清点了一遍西瓜的结果数量,沾了几块泥点子。
前半生养尊处优的过着,公孙宝月是个很讲究的人。
每次上完茅房回来,她都得换一身衣裳,又熏了香才会出门见人。
可现在,就算手上沾了粪,也不过是随手往路边嫩草上抹一把,就过去了。
“公孙宝月哪里去了?”
监狱前的广场上传来女子不悦的询问声。
蹲在田坎边阴凉草棚子里的公孙宝月听见这声音,忙从棚子里钻出来。
“甘院长,公孙姐在下头守瓜呢。”有女犯人谄媚的回道,说罢,指了指山脚下。
这片矿区都被徐家军士兵们圈了起来,像是公孙宝月这种犯人头子,有一定的权利可以在矿山范围内活动。
不过,试图逃跑的人也不是没有。
所以,每隔一个小时,基本就要点一次名,以防犯人逃走。
甘夫人转头朝山下望去,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草棚前黑条条的公孙宝月,立马喝道:
“集合!上课了!”
甘夫人今年才二十八岁,因为不需要在外劳动,看起来甚至比矿山里十七八岁的女犯人还要显年轻。
可她那白大褂往身上一穿,眼镜往鼻梁上一放,头发利索盘起,就透出一股让人不敢忤逆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