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622)
两层楼,包裹屋顶高度,有七米高,硬是要夸的话,也能说一声气派!
亲信就这样夸了,“这么高的楼,虽然没有咱们老家的雕梁画柱精细,可也显得大气。”
“兴许北方都是这样的。”
“老爷您看,窗上装的可是玻璃?!”
司马防面无表情抬头去看二楼的窗户,是两层结构的窗户,外面是木制窗棂,内里是彩色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七彩的流光。
“这么大的玻璃,少爷您居然舍得拿来装窗户!”亲信惊讶问道。
司马懿看到这些琉璃一样的窗户,阴郁的心情这才有所好转。
这看起来灰扑扑的房子,似乎有点东西!
第472章 仲达你没事吧
司马懿掏出钥匙打开门锁,推开大门,一个小小的庭院出现在众人眼前。
庭院不大,只能放下一张石桌,再种几盆花。
花盆里也没有花,长的是青色的小葱。
司马防看得目瞪口呆,目光在儿子和小葱之间来回打量,似乎在思索,自家这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儿子,什么时候种起菜来了。
小院朴实无华,司马防一行十二人,把马车和马停在外面,光只是人走进来,就感觉到逼仄。
侍卫们只能把行李先放下,而后退到门边,尽量把空间空出来。
“阿父,请。”司马懿冲老父亲笑了笑,一边领人进来一边说:
“这里是院子,平日里没事时就在这里喝喝茶,小院左边是卫生间,洗漱都在这边。”
“小院右边是厨房,不过我都在单位食堂里吃,还没开过火,阿父要是吃不惯食堂的东西,我回头去请位厨娘过来。”
徐家军大本营刚转移到涿县不久,一切没有在渔阳那样方便,特别是住房,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刚修好的这些水泥房,都得靠抽签来抽。
不少徐家军办事人员只能先住在木房里,那些木房有些小得比他这院子还不如。
幸好他在渔阳时攒下不少家底,这才能一到涿县,就置办得起这么一间舒服的小楼。
穿过小院,便来到正真的房屋前。
一楼是三间房,中间待客,左右一边是客房,一边是库房,客厅三十平,两边的房间也有十八平,都装了玻璃窗户,采光极好。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样的房间大小算是比较舒适的。
只是家里宅地以亩来计算的司马防看着这小小的房间,突然有种说不出来的心酸。
他以为儿子在徐家军这混得不错,没想到,连个伺候的仆人都没有。
未免伤到儿子的自尊心,老父亲没有说什么,默默打量一楼简单的木制家具。
而后又去看看那唯一算得奢侈的琉璃窗户,宽大明亮,和二楼露出来的七彩琉璃不一样,是全透明的,从房间里,透过窗户,能够把院里的一草一木看得清清楚楚。
而且,挺挡风的,待在房间里比外头暖和不少,一点风都没漏进来。
司马懿打开客厅里的炉子,走到厨房那边提了一簸箕的煤过来,不太熟练的把客厅里的煤炉烧起来。
顿时,稍显冷清的客厅变得暖和,炉上接着用铁皮打造的烟管,烟管直通屋外,并不呛人。
这房子司马懿也没怎么住过,他一般都睡在宿舍里,客厅里置办的这个炉子,还是第一次生火。
司马防把一楼两个房间都逛了一遍,走到客厅里来,盯着炉子瞧了半晌。
司马懿试探道:“这屋子刚到手没多久,儿子还没怎么住过,在涿县这段时间,阿父便住在这里吧。”
“房子不大,但您住上就知道,比咱们老家的宅院舒服。”
说着,引老父亲上楼,众人来到二楼。
二楼也是三个房间,每一个都有延伸出去的小阳台,阳台是半封状态,和房间之间隔着墙,从卧室打开门才能到阳台。
楼板是木板,但造得好,踩上去不会嘎吱嘎吱响。
地上铺着厚地毯——起先司马懿只是觉得这种羊毛毯好看,一时冲动就买回了家,事后为这笔不小的花销肉疼了足足一个月。
但现在,见老父亲对地毯露出了一点点笑容,司马懿突然觉得,也没这么亏。
“楼上三个房间都差不多,楼道角落里还有一个卫生间,里头有马桶,夜里起夜就不用下楼了。”
“阿父,您看您想住哪一间?”司马懿询问。
水泥房保温隔热效果很好,房间虽然都不大,但真是一点风都感觉不到,司马懿暗暗在心里点了点头。
“就这间吧。”他指了指最中间的房子,一边应着,一边走进房间,来到通往阳台的小门。
门打开,站在二楼,居高临下的俯瞰附近的街道和居民楼,深吸一口气,浑身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