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615)
一行人过了码头,便能见到成片的农田,还有冒着炊烟的小村庄。
这些农田和村庄分布在宽阔的水泥大道两旁,田地里的稻子早已经收割完毕,农人们把杂草清除,在田里种上了耐寒的大白菜。
十月已经步入冬天,漫天的枯黄景色之中,田里那抹绿格外引人注意。
农人们蹲在田地里仔细的伺候着这些今年才发下来的新菜种,看着菜一点点长出来,脸上是满足的笑容。
不远处的村庄里,炊烟袅袅,家家户户的欢声笑语随着北风飘入耳中,一副繁荣景象。
村口大树下的孩童们,身上穿着塞满棉花的袄子,下身穿着灰色的麻布长裤,脚上穿着厚底的麻布鞋。
跑动时,从裤管里露出一截用各种颜色的毛线织成的袜子。
这样的一身,看起来就很暖和,对付刚入冬时的低温,绰绰有余。
司马防透过车窗看着这些在大树下玩耍的孩子们,他们因为跑动,肉乎乎的脸蛋变得粉嘟嘟,疑惑低喃:
“这都是哪些人家里的小公子?怎也没个下人在旁边伺候着?”
亲信尴尬提醒,“老爷,这就是一帮村里的娃娃,不是贵族公子。”
司马防不信,指着那些小孩红润的气色,没有一点补丁的衣裳质问:
“你见过这样的村里娃娃?”
亲信也迟疑了,“这、这确实是没见过,但他们真不是少爷。”
“当真不是?”司马防还不肯信。
亲信沉默了,远处村庄的房屋整整齐齐,道路清爽干净,还有油香肉味儿从村里飘出来,实在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个小村庄。
视线从村子挪开,落到道路前方,是一条笔直宽敞的灰色水泥路。
哪怕现在是冬日,有这条路在,出行的人也不少。
有的人赶着牛车,车上摆着框子,框子里装满了新鲜的果蔬。
这可是冬日里啊,怎来的这么多新鲜果蔬?
还有的人不坐车,七八人结伴而行,肩上扛着锄头柴刀还有挑货用的担子。
他们或留着贴头皮的短发,或用整张麻布头巾抱着脑袋,说说笑笑往城里走去。
看得出来,这些不是什么富贵人家,只是普通农人。
但司马防主仆俩,却实在是难以把他们和自己印象里又瘦又小,走路总是佝偻着的农人对上号。
这些人,个个气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昂首挺胸,大步朝前走着,一看就是常年吃得饱,有力气的人。
并且,他们也不以自己低贱的身份为耻,路过见到那些坐着马车或是骑着马的人,大大方方挥手称上一声响亮的:
“道友好啊!”
第467章 工业文明
更让司马防主仆难以置信的是,那些坐在马车上的富贵主人家们,竟一点也不自持身份,乐呵呵的同他们打招呼。
“上工去啊?赚得多少筹子了?”
“不多不多,一日七八十筹而已。”
“哦呦!兄弟你厉害啊,这么快就升到高级技工了啊,可比我做生意还能赚呢!”
“还行还行,也就是多读了点书,比大家伙多上了个高级技校,可见咱们首领没说错,读书改变命运!”
马车上的富贵人家羡慕道:“我家那两个女娃娃,要是也能有这么用功就好咯~”
农人兄弟安慰道:“老哥你别愁,咱们女娃读书可厉害着呢,且瞧着吧,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承您吉言了。”马车上的富贵人感激的抱了抱拳,先行一步。
这时,一阵“丁铃铃”的铃声突然从身后传来,马车上的司马防感觉到身下马车往道路旁避让。
好奇的探出头,就见一队身着姜黄颜色徐家军军服的短发女娘们,正骑在一架他从未见过的两轮铁架子上,脚下一瞪,风风火火驶来过来。
初冬的风不疾,女娘们带来的风却冷冷拍在了司马防的脸上,冻得他浑身一颤。
“这是什么东西?”他惊讶问道。
那么薄薄的一个铁架子,却能把人带得要飞起来一样。
看着女娘们以极快的速度拐入山口,渐渐消失在视野之中,司马防依依不舍的收回目光。
赶车的徐家军士兵答道:“这是自行车,那些是我们通讯营的女通信员,应该是上面来了新的文件,正给各村镇送过去呢。”
自行车?
原来这是车啊!司马防恍然大悟。
难怪他看见那铁架子上还有两个大轱辘,原来是车。
司马防和车内的亲信随从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这种震惊,就像是19世纪末的人们,突然在古朴的街道上,瞧见洋人们开着汽车驶出来一样。
这是工业文明对原始农耕文明带来的灵魂震撼,引人颤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