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夏天等我(122)
“……”
陆文华的下颚被咬了又咬,最终在片刻的静默之后,洁白的被褥被猛地一把掀开。
“服了你小子了。”陆文华像是生怕自己反悔,快速穿上酒店的一次性拖鞋,到卫生间洗
漱,“不是说吃中午吗,你怎么来这么早?”
他在刷牙,声音含糊:“那等会儿一起去吃个早茶。”
周野没应。
直到陆文华洗漱完出来。
“我吃过了。”周野定定地看着他,回答,“陆教练。”
“……”
陆文华看他,有没擦拭干净的水珠顺着灰白的鬓角朝下滑落。
周野拿起桌上的保温袋:“这是我给你顺路买的早饭。”
陆文华看他,没接,微皱的眼角染上一点迟疑:“你变了点。”
“有吗?”
周野没放下保温袋,平静地回答。
陆文华又看他两秒,笑了,拿过保温袋:“给我买的什么?”
“一碗多葱不加香菜的咸豆腐脑,两根现炸油条、两个高邮咸鸭蛋。”
他的老三样。
陆文华点点头,没多说什么,拆开保温袋,里面还徐徐冒着热气,他坐在小桌前吃早饭。
边吃边看旁边:“你真吃过了?”
“嗯。”
“行。”
喝完最后一口豆腐脑,陆文华拍拍手,安静地低头收拾着东西。
“你真想回来?”他突然出声。
“是。”
周野站在陆文华的身后,他回得很快。
陆文华停了两秒:“你还在禁赛。”
“是的。”周野的眼睫都没有任何的停顿,“所以我特地来找您,求您帮我,给我个机会。”
求。
给个机会。
陆文华顿了下,终于转过身。
他打量着眼前这个男人——身体颀长,比他高足足半个头,脸部线条利落清晰,瞳孔漆黑、眼神坚毅诚恳。
陆文华不禁晃神。
与脑海里的一个小男孩的五官逐渐重合。
记不太清了,周野是几岁来的国家队。
但倒是对他刚来的印象很清晰——很瘦,比同龄人高一点,皮肤冷白,怎么看都像是吃不得苦的有钱人家的小少爷。
他也不怎么说话,总是一个人插着口袋,拽拽地待在最边上,眼神淡漠,一身反骨,与周围热情激昂的同龄小孩儿格格不入。
很特立独行的一个小孩儿。
陆文华这样想。
当时陆文华还是个助理,而主教练并不欣赏这样的“刺头”性格。毕竟在短道速滑里,即便是单人项目,看上去是个人的荣耀,实际上与队友的配合也密切相关。
再加上。
陆文华回想,这算是每进入到一个新团队新项目时必被问到的形式性问题——为什么。
你为什么选择短道速滑这一行。
这么多年过去了,陆文华依然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
其他人的回答大多是关于热爱、或者为了支撑拮据的家庭等等。
只有周野。
他沉默了。
主教练没好气地看他:“该是什么就说什么,别想些弯弯绕绕,站在竞技比赛赛场上的第一条就是诚实,诚实做人,诚实比赛。”
小周野定定地看他一眼,终于闷闷出声:“为了让我爸妈生气。”
“……”
主教练是个老派严肃的人,而这话更是相当于火上浇油,直接让主教练对他的好感直线下降。
但直到如今,陆文华才恍然。
当年那么多看上去“服帖”的原因,能坚持到现在的却没几个,反而是这个看上去最离谱的原因,如今斩获了满身荣耀。
其实周野刚进国家队时成绩并不突出。不过当时的主教练也知道竞技比赛,成绩至上,所以即便不喜欢他的性格,主教练也从未苛待他,只会警告他,成绩不好是要被下放回省队的。
如果说“特立独行”是陆文华对这少年的第一印象,那第二印象就是“拼”。
他太拼了。
无论是在训练上对自己的狠劲儿,还是比赛时的打法上,就像席卷荒芜的狂风,轰轰烈烈、盛大披靡。
骄傲肆意,意气风发。
正少年。
想起陈宇那小子有天插科打诨地笑,没有人能看完周野的比赛不爱上他。
虽是句笑闹话,但也不算瞎说。
太猛了。太拼了。
这是一种无关输赢的感觉。
是一种,竞技比赛所有的拼搏与奋斗的热烈赤忱。
是不用言语与互动,就让看客心跳加速、热泪盈眶、起鸡皮疙瘩的感动。
周野诠释得淋漓尽致。
所以即便当时出了周野的禁赛通告,大部分粉丝还是为他加油呐喊。
“……”
陆文华回过神来,转眼看周野。
但是,也正因此。
他太骄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