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的夜晚+番外(37)
忙忙碌碌一中午,炸酱面其实不怎么成功。
吃饭时狄玥叼着面条,边吸溜边看梁桉一,见他吃得很从容,忍不住问:“你有没有觉得,这个炸酱面有那么一丁点的特别?”
其实是因为糊了,有点子苦味在里面。
可梁桉一他说,“挺好的”。
梁桉一很给面子,一碗炸酱面都吃了,也没说什么让她丧气的话。
饭后还像慰劳功臣一样,给她端了水果,和她说每天只进步一点就行,饭都做出来了,刷碗收拾厨房该换他来。
狄玥想想,觉得梁桉一说得也对,“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嘛,于是心安理得地留在客厅休息。
嫌狄家人烦,她把手机调了飞行模式。
这么轻松的时光于她来说,本就像是浮沤,她不想被打扰。
可是做点什么好呢?
这么多年来,她没什么兴趣爱好,或者说,没机会有兴趣爱好。
在狄家久了,就像那只被心理学家扣进玻璃杯做实验的跳蚤,就算把它从玻璃杯里放出来,也已经习惯了那样的生活,任天地广阔,再跳起来,也还是玻璃杯的高度,想改变十分不容易。
狄玥打开了梁桉一的电脑,电脑如果不用来学习和处理事情,她还真不知道能用来做点什么。
她对着屏幕发了会儿怔,实在没得可看,又去搜上次搜过的那几句歌词。
这次她查到了作词人。
奇怪的是,这作词人歌词写得那样嚣张,为人却低调,网上并没有那位作词人的太多相关信息,只有一个英文字母代称,“L”。
倒是从那位女歌星Josefin的报道里,找到一点关于“L”的只言片语——
那是一份年代有些久的采访视频,07年或者08年的样子,地点大概是港城。
视频里的Josefin一头漂亮的卷发,红唇饱满,穿着赫本风的黑色连衣裙,同其他明星一起,姿态慵懒地靠在沙发里。
提起作词人“L”时,她笑得很灿烂。
那应该是一档很轻松的访谈类节目吧,主持人玩笑着问Josefin,“L”不透露任何个人信息,也不在媒体面前出现,是不是因为本人形象很差?又矮又挫,肥头大耳?
Josefin马上摇头,环装耳饰随动作摆荡。
她风情万种地开着玩笑:“少胡讲啊,‘L’很帅的,不露面是怕你们被迷倒喽。”
旁边的另一位女星笑道,只有你见过,当然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真的长什么样子我们又不晓得。
其他女星也随声附和。
Josefin不满地用指尖敲敲桌子,反驳:“比你上部戏的男主靓仔太多!”
字幕上显示,那个戏里的男主角是超有名的港城明星,连狄玥都听过名字。
所以视频里那群人哄堂大笑:“真的假的?!”
“我说真的嘛!”Josefin急了。
狄玥对着视频抿嘴笑,觉得这位Josefin小姐一定对“L”很倾心,不然不会每次都那样急着反驳。
原来那样明艳冷感的美女,心急护人时,居然也会流露出小女孩的神色,真是怪可爱的。
之后访谈节目里提及某歌曲走红校园,“校园”二字让狄玥想起一些正经事。
她打开学校的网站,去下载了一份学校的退学审批表格,按上面的要求大概填写。
弄完这个,又去搜了搜各个城市的招聘信息。
之前在家里‘禁足’时,她也大概看过,有几个城市她还挺喜欢的。
其中一个,便是凉城。
凉城多雨天,也被人称为“雨城”,在她浏览凉城的相关信息时,梁桉一终于帮她打扫完战场,从厨房走出来。
看见梁桉一的身影,狄玥下意识扣上了电脑。
梁桉一抽了张湿巾擦手,一偏头:“愣什么神,过来晒晒太阳?”
看得出来,他更偏爱晴天,天气好时,话都会稍微多一些些。
阳光很好,屋子里空调够足,感受不到夏日的酷暑。
狄玥跟在梁桉一身后,推着蒲团去阳台,挪动物品时,不留心碰到竹席上的一个什么东西,意外地发出些悦耳动静。
“是什么?”狄玥把那东西拿起来。
大体能看出来那是一种乐器,但具体什么名称,她叫不上来。
梁桉一说那是卡林巴琴,以前在非洲某处听过土著居民演奏,觉得声音不错,一直记着。
后来国内有卖改良版,换了个通俗些的叫法,称为拇指琴,做工上要商品化一些,比较精良。他觉得挺有意思,便买了一个回来。
演奏方式简单,容易上手,两根拇指就能弹一首曲子。
狄玥拿着卡林巴琴,又不识每个金属片代表的音符,没有章法、瞎弹一气。
但梁桉一说的容易上手大概是真的,这小东西声音很美,像溶洞里落下水滴砸进洼地里,她随便弹几下,听起来居然也不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