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我一下,马上暴富[快穿](93)
他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的,是天工海市上出自其他人手中的杰作,以及更多的、与他一样,相信传统可以被打破,相信天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革新者。
天工海市寻天工,这是他最期待的事。
何英浩看他踌躇满志,更是高兴,打趣道:“尤其是景先生,我少不得要逼你一逼。”
“六月为期,若我能在天工海市上看到设计成熟、能投入民间大规模使用的水力纺织机,我就向上去请批文,将昭华号的织机送入京城织造办!”
听得京城织造办,祝锦宸只是笑。
他诚恳对何英浩道:“何大人,您放心。这水力织机,我一定完成,定不负您的期望。但这奖励么……”
“我只愿大人到那时候,能够拨冗一二,听我讲一个故事。”
何英浩抬抬眉毛,玩味地打量着祝锦宸,道了个“好”字。
此后席间,再无什么艰险难题。后来祝锦宸借口喝得多了,去水榭外头吹风望月,回头时,却见何英浩也找了出来。
他似有什么想说,却半晌都没说话,只是站在廊下,与祝锦宸隔尺而立。
两人身份悬殊,一真一假,一云一泥,就这样对着那海上孤月,站了好大一会儿。
又过了好半天,何英浩才缓缓开腔,问祝锦宸为何会想到改进织机。生丝棉布,海外出品,无有能胜过大夏的。如果为着谋利,将那些花缎锦绸,运将出去卖了,已足够大发一笔。
祝锦宸从没想过这样问题,何英浩这一问,把他问得直发愣。
为什么?为什么改进织机?这有什么可深思的?
正当此时,仙家口中与他描述过的那个美好未来,如夜中流星一般,划过他的脑海。
祝锦宸长出了一口气,想他原来是知道答案的。
他对何英浩道:“没什么,很简单。”
“我在梦中见过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食物和衣服都很充裕。只要付出劳动,每个人都能挣到足够的金钱,买东西吃,买衣服穿。”
“那个世界,再没有衣不蔽体的人。人人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外表,人人都有尊严。”
“我是个商人,做不到什么别的事。用同一台织机,产出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布匹,就是现在的我,唯一能做到的事。”
何英浩听了他的话,似有所动,沉默良久,忽然于这月下风中,吟诵了几句广为传道、人人皆知的俗滥名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他转过身来,正视着祝锦宸,目中闪烁:“景先生家缠万贯,锦衣玉食,却能推己及人,心济天下,实是难得。”
祝锦宸听他这样称赞自己,想到被自己严格把控、绝不超过一百万钱的“万贯”家产,不由得就乐了。
从前的他,也不是今天这样的。
但他现在已知道了,在这个世界上,仍有着许多比钱更珍贵、更重要的东西。
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大夏衣冠满华光(17)
一顿饭吃完, 因沾上何英浩的光,祝锦宸与昭华号的地位,又在琼江府再上了一个大台阶。
左邻右舍的闲言碎语被压下去了, 四大商行中另三家也先后发来邀帖, 请他赏面去府上赴宴。他本人正式被吸纳成琼江商会的骨干成员,每逢旬日,都不得不与其他商人一道,去茶楼中坐上一整天, 讨论一些似是而非的议题。
祝锦宸志不在琼江,无意兴风作浪,每次旬会, 都只是做和事佬。你说得有理, 他说得也有道理,大家彼此体谅,就不要再吵啦。
嘴上虚与委蛇,心里早就开了小差, 一溜烟飞去了布行与织坊。
昭华号的生意,不知做得怎么样了?
有这许多时间在茶桌边消磨,工坊中好几种设计方案都试过来了, 真是不划算。
慢吞吞的茶楼中, 万般皆无趣,只有给白褚找麻烦,还能教祝锦宸打起一点精神来。
——不错,那位白黑心少爷虽被打出了一身臭名声、在本地谈买卖时也屡屡碰壁, 却还是没胆色忤逆他老爹下的死命令, 仍是要削尖了脑袋, 挤进琼江地界来。
眼看琼江府群英荟萃, 没人将他当盘菜,白褚也顺应时势,改弦更张。他放下面子不要,每日只是追着琼江商会的大人物们鞍前马后,时不时守在茶楼外程门立雪,要找尽一切机会,证明自己的赤诚真心。
主意不错,可是消息却不够灵通。白褚还不知道,因了礼部侍郎何英浩的保送,“景城住”一夜之间从外来客翻身做了主人,他再想进琼江商会,已是万万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