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土地里[1950](2)
不少人都笑,胡寡妇可算是熬出头了,女儿说不一定能够嫁个城里人,以后就有好日子过了。
可惜,没过几年,平城被轰炸,胡寡妇的女儿平安所在的学校直接被炸平了,于是平安再一次回到了镇上。
她没有跟城里人谈恋爱,一个人回来的。
大家都安慰说,现在这个局势,人能够平平安安地回来了就好。
平安在城里待了几年,人沉稳了不少,她本来就长得高高,现在高高瘦瘦,站在那里,不多言不多语,的确是个斯文的读书人模样。
她回来以后,也有不少人上门说亲,这姑娘只是摇摇头,说现在还不考虑这件事。
众人觉得不理解,跟她一个年纪的姑娘,孩子都能挖野菜了,她还不考虑结婚,那她现在要考虑什么?
没过几天,大家就知道她现在在考虑什么。
胡寡妇那破破烂烂的草棚前,平安早早地支起了一个摊子。
“平安修理铺”
下面则是写着“主营业务:修理碾米机,打稻机,柴油机,戽水机,发电机,水轮机”
小镇上的人走过去看一眼,走过来又看一眼,只觉得新鲜。
“斗水机和水轮机是什么?”有人问道。
“戽水机是用来抽水的,水轮机是用来发电的。”
雨兰镇这个地方穷得很,碾米机,柴油机这种东西,也就几个商户有,但他们怎么会找一个没有经验的黄毛丫头修那么贵重的东西。
“平安啊,你这个业务不行啊,镇上一共就只有几个碾米机,柴油机就更少了,哪里需要你修?”对方也是好心,提议道:“你又读过书,不如去粮仓那里找个工作,粮仓那边都是读书人,那才是读书人该做的事情,还能管饭,怎么也比现在好。”
粮仓在小镇边缘,那里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去年的土地改革运动便是她们主持的。
胡寡妇这个时候正好回来了,听了这话,沉默了好一会儿,转身进了屋。
灶台前,胡寡妇把土豆放进锅里,脑海里想起了刚才遇到了的李二婶。
李二婶笑着说:“胡寡妇,你家平安有出息啊,咱们镇上粮仓缺一个炊事员,镇长让我问问你们家平安想不想去?”
这是顶好顶好的事情了。镇长他们的想法也是平安读过书,过去干活也方便。
可是胡寡妇不想让女儿去,她懂的东西不多,可是在她懂女儿,女儿就不是厨房里的料。
她回过头,优秀的女儿孤零零地坐在修理铺前面,没有一个人来光顾。
胡寡妇不由地鼻子一酸,在她看来,女儿是最优秀的,修理那些机器肯定也是最厉害的。
胡寡妇这种想法来自平安很小的时候。
那一年,她们逃难,在雨兰镇外面不远,她们遇到了一群赶马车的,马脚子人很好,看到她们中老人和孩子都走不动路了,于是让她们也上了马车。
那是小平安第一次坐马车,她整个身体都趴在马车的木板上,目不转睛的看着转动的轮子,小手指在空中画着圈圈。
等他们到这个镇上住下,有一天早上,女儿神神秘秘地把她拉到小镇后面的巷子里。
“妈妈,妈妈,快看,我们也有马车了。”
镇上那只凶狠的流浪狗被套了一个绳子,后面是一块木板,木板下面有两个轮子。
狗拉着那个木板往前跑,两个轮子跑得飞快。
胡寡妇都惊呆了,她女儿怎么做出来的?
小平安还在说:“等我们有马了,我们就做一个大的,可以拖沙袋,到时候妈妈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胡寡妇愣了一下,心像是被什么柔软的东西撞了一下,酸酸的,软软的。
女儿在心疼她。
她这辈子从来没有被这样心疼过。
那一刻她不知道该说什么,早已腐烂不堪的心脏像是被什么暖暖的东西包裹了起来。
她有力地抱住了女儿,心里又爱又高兴,粗糙的手摸了摸女儿的大脑袋,只觉得旁人说得对,脑袋大聪明。
实际上,她的女儿的确就是聪明,镇上其他人不记得,但她记得女儿十一岁就帮提水坝的人把坏了的水车修好了,十五岁的时候,她的女儿考上平城农业机械学院,她女儿还是优等生,如果不是学校被炸了,她女儿还能在城里当老师。
胡寡妇回过神来,又看了看外面的女儿,她不想女儿去做其他的事情,她了解自己的女儿,她的女儿不喜欢做饭,她只喜欢搞那些机器,每次搞那些机器,她女儿就快乐的像小时候那样。
她不懂那些机器,可她懂她的女儿。
现在,女儿怎么办?
胡寡妇在狭小的房间里转了两圈,锅里的水开了,蒸汽推着锅盖,噗噗噗的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