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文崽崽不干了(快穿)(101)
“老爷”国公夫人急忙上前制止,“这可是我们唯一的儿子啊”
“无论千错万错,好好说就是了,可千万别动手打坏了,你不心疼,我这当娘的心疼。再说了,这次,云宗也是为了咱们家着想啊”
国公夫人挡在了陆云宗的身前。
陆云宗也抬头反驳道
“是啊,爹我这都是为了咱们家多条后路啊如今樾国在前方节节败退,眼看齐国就要打到皇城来了不趁这个时候加紧捞一把,多攒些银子,还等什么时候将来万一齐国打来了,我们一家人也好方便逃跑,路上多点盘缠不是”
“逆子逆子”听见儿子的话,陆国公气得脸色涨红,眼睛直瞪,举起手中的木棍作势又要打下去。
陆云宗吓得赶紧闭目躲在了母亲的身后。
可等了半天,都不见痛感。
“嘭”木棍落地声传来。
“唉”陆国公最终长叹一声,到底没有忍心对自己这个唯一的嫡子再下重手。
慢慢转过身,向亭廊外走去,仰头看天道
“真的是天要亡我大樾吗”
“铛铛”一排排千金珠帘随风作响,像是应和,又似在嘲讽
今年樾国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先因战事不断增加了赋税,好不容易咬牙坚持下来了。又因为防洪堤坝偷工减料被一场大雨冲毁。
边境处的几个城池乡里都遭了灾。
来势汹汹的水灾,淹没了庄稼,让他们也失去了家园。
百姓们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可他们饿着肚子苦苦等了许久,也没有等来朝廷的救济。
为了活下去,一大家子的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向齐国的方向而去。
之前他们都听来往的客商说了,齐国到处都在修建工事,需要大量的工人。
有钱拿,还包吃包住。如果在那里安家,还能分田地,免一年赋税。
当时就有一些交不起赋税的人偷跑过去当工人了,后来还回来把爹娘媳妇孩子也一块儿接过去了,直接把家安在了齐国。
剩下来的人本来心中还有些犹豫,可现在,命都快没有了,总要寻个活头。
于是带上全部的家当,几口锅,一点儿干粮,几件破衣。扶老携幼的,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往齐国的方向去了。
虽然现在齐樾两国交战,边境处的各个要道都有军队驻守。
不过,他们这些人世世代代地在这里住了那么久,对出村入村上山下河的各条道路都熟悉得很。
走不通水路和大路,还有不少小路和山路可以走。
出去,还有条活路;
留下,只有等死了。
翻过山,越过哨卡处,
尽管他们再小心,这密密麻麻的一大群人也免不了弄出动静来。更何况是,受过军队训练的士兵们的眼睛。
守在关卡的一队士兵远远就望见了这一群流民。
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有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无一例外,全都衣衫褴褛,瘦弱不堪。
刚来的新兵正准备上前呵斥,却被身后一名老兵抓住了胳膊。
“让他们走吧”老兵浑浊的双眼望着那躲在杂草丛中的一群人,轻声说道。目光中满是复杂。
“要不是快要活不下去了,又怎么会有人选择背井离乡,来冒这个险”
这都是第几批了,
也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人
老兵不久前才收到消息。家乡被洪水淹没了,家中的老爹没有了。虽侥幸躲过了一劫,但赈灾粮迟迟未到,没过多久,老娘和妻儿也全都饿死了。
如今这世上就只剩下就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了。说不定,再过不久,他也要前去跟他们一家人团聚了
新来的年轻士兵沉默了。
他今年刚满十三岁,报名入伍,就是为了能来吃口兵粮,不至于饿死。
但最近粮饷也有些日子没有发下来了,将士们现在一人每天都只能喝一碗米汤填饱肚子。
军营中都是这副模样了,还不知道在家中的爹娘情况如何。
想起才人到中年便已经满头白发的父母,年轻的士兵不禁红了眼眶,心中担忧无比。
他多想回去看看,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饿肚子
其他的卫兵见此,也全都不约而同地假装看不见。
他们这些人,谁家没个老爹老娘,家中没个牵挂。
将心比心,也不忍去断了这群流民的生路。
终于要走到齐国的边境了。
路途劳顿,他们一路翻山越岭的,也不得不停下来歇息一番。
眼见希望就在前方,他们可以活下去了
但是这群樾国流民们的粮食也差不多要吃完了。
然而,前方距离最近的村落都还有好一段的路途要走。
他们中一些心术不正的,不免打起了其他落单老人和孩子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