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浮云落斜阳[术士手札壹]+番外(62)

翌日,熊胤天难得愿意离开一直宅着的研究所,来到了到杭城市中,说是有两个问题想要向云子诺与郁阳请教一番。

杭城的美八分来自于西湖,古今皆知,天下共闻。西湖周边群山环绕。正如陈糜赋诗的那样,“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云子诺与郁阳就暂居这样的一座西湖边上的山上,这个季节不是旅游时节,山庄里游人甚少。

从西湖方向进入盘山公路,沿级而上,在参天古树的遮掩中,熊胤天找到了山庄的入口,进入之后倒是豁然开朗。远望而去,是一片古色古香的庭院建筑。静谧之中,不时有鸟鸣之声响起,还有风拂树海的声音。

云子诺与郁阳已经在等着他了。三个人穿过门庭,走过曲折的回廊,到了整个山庄的后方,那里是一片空旷的深山远景。有一条小径,上面是少许杂草,它通往上山的道路。

三人在小径起始的不远处,就着边上的石凳坐了下来。

“我这次来,是特地来请教一件事情的。”熊胤天没有磨叽,直接道出疑问,“你们在那个森林中找到的独木舟可有什么讲究?与史书中记载的独木棺有关系吗?”

熊胤天所说的独木棺,指的是在良渚时期盛行的独木棺入葬法。

在良渚遗址的发掘过程中,特别是对于墓地的发掘中,挖掘出一种独特的‘棺床’。

以反山的墓地为例,11座墓葬中,墓底往往筑有‘棺床’状的低土台,其外围有深约10厘米左右的浅沟,而‘棺床’呈凹弧形,墓内均有淤泥与板灰的痕迹,显示这里曾经有过木质的棺葬具。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独木舟的样子,就称呼它为独木棺入葬法。

与良渚的独木棺入葬法不同,黄河流域发现的棺葬多为长方形的原始框木棺。例如山东邹县野店51号墓中发现的那样,是一个用较短的木棍搭成的仅容一人的长方形木棺。

为什么黄河流域的史前墓葬,未见这种独木棺,而在良渚盛行呢?在浙州萧山发现的独木舟与它有什么关联吗?

最后在密境中用来渡过幽冥之力的沼泽地,使用的独木舟与它又有关系吗?

郁阳想了一下先说道,“这恐怕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当时太湖流域的河流密布,船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身前就十分习惯用船,死后更是期望能用船渡河,以独木棺象征着独木船。”

云子诺接着郁阳地话补充说,“其二,是因为上古时期普通人曾与修士共居,独木船是修士惯用的法器之一。这里临近东海,许多修士使用它们出海,所以普通人也经常看得到独木船。在《山海经》的南次二经中有过记载,‘又东四百里,曰虖勺山。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荆杞。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虖勺山据说是当今松阴溪北的群山。山上盛产一种枏,是指楠木树,又非如今的楠木树。”郁阳知道熊胤天对于史前植物的分布也很清晰,但是他不会接触过这种带着奇怪属性的植物,特地解释到,“我们说的枏,是种灵性植物,它有一种特殊的属性,其身极重,非修士用灵力不可抬,但是却能浮于任何水面。无论是在万物入水即沉的孽海,还是在汹涌难测的大海中,都能够自在地航行。”

熊胤天听两人说道这里,猜测那日他们使用地应该就是枏制作的独木舟了,他还追问了一句是否如此。

“是的,我们用的就是枏舟,”郁阳肯定了熊胤天的猜测,“那种独木舟普通人并不能使用。因为它们太重了,没有法力根本不可能划动。而学长说的古时的独木棺葬法,我猜测是因为当年此地许多修士使用这种船,或出东海,或行于江河之上。俗世间的人,看到之后,也模仿制作了外貌相似的独木舟,希望以此获得渡江河海的能力。”

云子诺觉得这个想法也许最贴近事实,“当初还有一种独木舟,那是通过大巫施法的独木舟。它虽然没有枏舟那样神奇,但也有了避风浪的能力。如果大巫施法,普通人合力也能使用这种小船,我猜会不会是这样,让俗世间流传着只要乘坐这种独木舟,就可以拥有渡河海而保平安的能力。更有甚者,人们认为乘坐这种船可以到达修真界。人的想象力很丰富,便有了在人死后以其入葬,就可以渡过冥河,达到另一个世界的说法。”

至于死后的魂体真正的去处,在地府幽冥没有成形之前,多半都是随着魂力的消失而消散了。但也有一些或是得到机缘,或是魂力极强得以进入幽冥界,成为鬼修。到天地异变之后,幽冥界也一同转移了。

上一篇:终极武器 下一篇:卦问山泽

山海十八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