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知不知+番外(136)
杨余霞开玩笑:“你们现在时间多宝贵啊,哪能让你们把时间花费在吐西瓜籽这种小事上。”
有学生立即鼓掌:“余霞阿姨威武!”
“余霞阿姨?”杨余霞失笑,“你们给我取的外号?”
学生们警铃大作,再三强调:“这不是外号,是爱称,爱称。”
全班四十八位同学都分到了一大块西瓜,还给办公室各科老师送去了清凉的西瓜。
补课的无聊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到了最后一周,全年级的学生都很激动,尤其是某些男生,晚上回了寝室还要嚎几句,惹来值班老师的白眼。
最后一节英语课,英语老师临时有事请假,拜托年级另一位英语老师来代课。
代课老师的声音很熟悉,刘书峰抬眼望去,瞬间大惊失色,站在讲台上的正是被他传产后抑郁跳楼的英语老师。
人家面色红润,笑容满面,明明是一脸幸福的模样,哪里来的产后抑郁。
刘书峰庆幸他只在小组内说了下,没有大范围传播。
没等周嘉延说话,他已经捂脸到他面前认错:“班长,我知错了,我忏悔。”
周嘉延郑重其事拍他肩膀,幽幽道:“小蜜蜂,等你以后被起诉造谣诽谤的时候,记得请个专业的律师为你辩护。”
补课最后一天,一中校篮球队回了宜南。
老郑头激动不已,因为校篮球队在这次的全国比赛上拿到了全国冠军,不仅为学校赢得荣誉,参加比赛的几位体育生还获得了保送体育大学的资格。
罗启回到宜南,第一时间给周嘉延发微信,约他去老罗烧烤店聚聚。
相关部门已经下了文件,枫平路一带就要被拆了建宜南电视台大楼。
这很有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去老罗烧烤店吃烧烤了。连带周边很多熟悉的小吃店都会拆掉重建。
“可以啊,从今往后你就是拆二代了。”周嘉延调侃罗启。
罗启顾着傻笑,没说什么。
最不舍的当属程骄骄,枫平路、老罗烧烤店对于她而言意义非凡。
第一次见到陈冽就是在老罗烧烤店,还有寒假在烧烤店兼职,正式和陈冽有了交集,一起度过了很多个烟雾袅袅的寒冷冬夜。
老罗烧烤店搬走或者没有了,属于程骄骄的过往,也终究只能是回忆了。
一个月的补课生涯终于结束,周嘉延带着学校小组成员去老罗烧烤店和罗启汇合。
谢承洲作为“光宗耀学习小组”的编外人士,自然也在其中。
一行人轰轰烈烈,吃完烧烤,以老罗烧烤店为背景,拍了一张大合照。
以此来纪念他们那波澜壮阔的青春岁月。
作者有话说:
状态好像回来了,耶!
第62章
八月末, 高三比其他年级提前一周到学校上课。
进入高三后,周末变成了月假,一个月才有一个休息的周末, 其余时间只有学习。
坐在教室的学生们神态疲倦,垂着头昏昏欲睡, 显然已经被复习折磨得不成模样。
但那又怎样呢?
他们依然要强打精神, 逼迫自己坚持下去,一起走到明年六月份。
老郑头不准书桌上放多余的书本试卷,方知柠突发奇想, 在网上买了个大号的收纳箱, 放在脚后边专门放试卷和复习资料。上课需要的时候,一转身就能拿到。
反正她坐最后一排, 后面空着好大一块地, 也不会挡住其他同学的路。
英语课老师上课之前会听写头天复习过的单词, 然后让同桌交换批改;语文课也逃不掉默写高考必备72首古诗词,循环往复,一遍又一遍。
方知柠甚至想放弃古诗词默写那五分, 太难了, 为了五分居然要熟练掌握72首古诗词。
其中有几篇长篇大论的古文,她背到想吐。
在周嘉延和其他小组成员的监督下,她还是硬着头皮背完了《逍遥游》和《离骚》。
高三教学楼下种了几株高大的铁树。神奇的是今年八月居然开了花, 杨余霞借此鼓励班上的学生:“铁树开花是成功的征兆,预示你们高考一定会旗开得胜。”
方知柠信了。
某个清晨她拉着程骄骄来到花坛边, 找到开花的铁树, 半个身子探进花坛去摸了又摸开花的铁树, 说是接好运。
手上力道没控制好, 多用了点力气, 一个不注意几个手指头让带刺的铁树扎了。
“没事吧?”程骄骄听到方知柠一声嚎叫,赶紧把人从花坛边拽到一旁,查看她的手。
手指头破皮了,渗出小血珠。
方知柠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拇指和食指并拢,捻了捻破皮的小伤口:“没事,不疼。”
程骄骄松口气,玩笑道:“还好你头没栽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