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样加起来,让哈撒尔成为了一个几乎无法攻破的堡垒。尤其是,前晋三百人退守之后,就把门上的缝隙用铁水给浇死了,显然打定了主意和都城共存亡。
所以这对前秦军队来说,就像是一头饿极了的狮子看中了一块小骨头,但那块小骨头却装在一个只有细缝的厚铁盒子里一样;看得见吃不着,让它抓心挠肝地想要,饿得眼睛都绿了。
那时已经有了火药,但效力不够,在墙边上炸只能掀出个小坑。无奈,前秦军队只能采取两个笨办法:其一是云梯强攻,其二是纵火熔门。
这时候,前晋的王孙贵族几乎已经全部战死沙场,只剩下原摄政王的儿子姬子由带领剩下的士兵。
姬子由原本就是前晋的骠骑大将军,素来有神勇无双的美名;但大军势如山倒,光靠他一个根本无法扭转败局。
三百人被三万大军围困,想也知道插翅难飞。然而,前秦君主嬴齐想要和平解决此事。他驳回了所有大臣的反对,亲上战场,许诺只要姬子由打开城门,他就能保证他们都有前秦平民的待遇。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况嬴齐天纵英才,说话向来算数。更何况这招安条件几乎被所有前秦大臣反对——因为那三百人都是姬子由的亲信军队,之前杀了至少二十倍于此的秦兵不说,留活口更是养虎为患!
明知道利害关系,嬴齐还是这么说了,实在不可谓不容易。
但城门上的姬子由听了,只哈哈笑了一声,然后就弯弓搭箭,一箭射到了相距足有一百来丈的嬴齐马前,惊得马匹仰蹄长嘶,差点把嬴齐掀下去。
“吾在,晋在;吾亡,晋乃亡!”
姬子由扔下这句话,最后的攻坚战就避无可避地开始了。
就凭姬子由差一点就把嬴齐射死的眼力和臂力,前秦的几个将军们都深觉这是个心腹大患,不死不行,就加紧了攻势。
云梯不分日夜地上,大火不分日夜地烧!砍了梯,后面还有新梯;死了人,后面的人再顶!
前秦采取了人海战术,前晋显然没法这么陪着烧。就算他们的士兵再英勇,也总有力竭的一刻。而到那个时候,前晋士兵都会用最后的力气痛快给自己一刀,死也不让自己死在秦人手里!
城门口的大火整整烧了三日三夜。门上的铁层融化,再加上炸药,前秦军队终于把号称金汤堡垒的哈撒尔城弄出了个巨大的倒梯形豁口。
豁口里头横七竖八地落满了尸体。前晋的有,更多的是前秦的。在血肉模糊、腥臭冲天的场景里,只有一个人还站着——
那人就是姬子由。
如果以为战争到这里就以前秦的胜利画上句号,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姬子由一杆长枪横在豁口之后,谁想进去,都得先杀了他才行。
史书上的记载,就是姬子由以一敌万,浴血三日,终力尽而亡。而在这种意料之外的巨大损失下,嬴齐让他的将军们拔师回国,不再管还没打开的哈撒尔内城了——没错,他们拼死拼活,只是把瓮城的大门给轰塌了。
“人已去,何来哉?”
君王如此说。
其他大臣这时候找不出话来反驳了。
前晋已经灭亡,所有人都死光了,他们还要在哈撒尔内城上赔上更多的性命吗?
再者说,前秦和前晋虽是敌国,但之前也有交好的时候。无论怎样,姬子由绝对是个英雄;这点无可争议。而对英雄,他们理应有一点点敬意,比如说在姬子由死后保存一座亡国都城最后的完整。
这个故事几乎人尽皆知。虽然后世史学家都认为,正史写姬子由“以一敌万”“浴血三日”的时候肯定有些夸张手法,而野史相传的“红眼入魔”“煞神附体”更是完全不可信;但哈撒尔一战是肯定发生过的,姬子由也是确有其人的。
综合史书记载,哈撒尔理应就在西南边陲的某座戈壁边上,是罕见的沙漠绿洲。不过当然,两千多年之前是绿洲,两千多年后是什么,谁都说不清。
戈壁的范围的确很大,但哈撒尔城里肯定有当时珍贵的记录,对填补前晋、甚至前秦的部分断代史有很大帮助;为了科研目的,国家投入的人力物力绝对不小。但考古学家们至今还没找到哈撒尔,足可想见难度。
“也许那城真的在沙漠里……”江思齐喃喃道。
“也许那城还会自己移动……”靳胜瞪圆眼睛。
“也许那城我们曾经进过……”苏由不可置信。
凑在一个电脑屏幕前看资料的苏由三人面面相觑。照史书的眼熟描述(豁口、瓮城、内城完好什么的),他们之前去到的那座城难道就是哈撒尔城?或者更准确点说,是嬴齐照着哈撒尔城给姬子由修建的机关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