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番外(1611)

李元昊真是个麻烦鬼。

辽金两国松了口气,又不敢放松戒备。

赵匡胤挺想一个回马枪攻击金,现在金国只有一个皇帝,是好时机。

可是自己的帝气为什么不够强?为什么只是香味儿?就因为小名香孩儿,就真是香?这玩意就没有别的功用吗?

认真研究,反覆试验。

并就战争中散发香味时产生的反应进行回忆思考。

他终于想起来,使用帝气时香味扩散开,对面的攻势明显变缓。

赵匡胤的香味正如被人的灵物一样,是可以控制浓淡的。找了数千人做测试,纷纷表示,当香味扩散开时,就觉得身处庙观之中,觉得陛下恍若天王神将。

没错,赵匡胤的帝气中的香,能无差别消弭敌我双方的杀气和斗志。

不觉得好笑,反而有些担忧。如果是这样……如果他能控制香味弥漫的区域,或是亲袭敌人后方,那就直接瓦解了军队啊!

战争的智慧就在于,把不利形势转化为有利形势。

赵匡胤立刻约辽金两国的皇帝会盟,努力把平时有意压制的香味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熏!熏得他们丧失斗志!

辽金:赵匡胤的香气令人成瘾啊,始终调配不出这种味道。

吸……

不想打仗了……

金太宗完颜晟将帝位还给了哥哥的儿子,和宋太宗形成了鲜明对比,谁见了他都得说一声道德高尚——就好像靖康之难完全不是他的道德问题一样。

别的皇帝倒是没被熏那么长时间,嬴政、刘邦、吕雉、刘彻、李治、武曌等人因为多疑,觉得他身上忽然变浓的香气必有原因。

岳飞死后直接来找宋太祖,会师时有些泪目。

赵匡胤:比我当年杯酒释兵权解决的将军勇猛多了!

岳飞:打回去啊!这里的武器这么好!士兵如此勇猛!

宗泽:哎,战术不同啊。

整个宋朝的武将,都爱太祖。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先攻打金国,和辽重新签订盟约,毕竟金国还能有皇帝再来这里,还很团结,但辽国不然,辽国已经完结了。

赵匡胤也在远交近攻,和距离远朝代远的国家保持良好关系,就打邻国。

两国不知道他们要对谁开战,就派细作疯狂散布谣言:金国和宋国有深仇大恨,靖康耻犹未雪,皇帝却和金国结盟攻打辽国,忘记百姓的苦难不仁,忘记家仇国恨是不义。

辽国和宋国名为兄弟实则仇敌,皇帝却忘记辽国的灭国之仇,和辽国结盟出兵攻打金国,只要前脚出兵,辽国立刻就要前来袭击,报耶律延禧之仇。

宋国百姓:o((⊙﹏⊙))o懵逼。

军心涣散,朝廷中吵成一片,就连最主战的大臣也说不出该打哪一边。

第411章 番外 皇帝都会用帝气(15)

深仇大恨面前, 叨逼叨完全没有用。

就是打金国,咬死了要打金国,金国派了无数细作疯狂散播谣言鼓动人心,弄的人心惶惶, 一起宣战打不赢,又好像打其中任何一方都是向另一方低头, 为了让宋人手脚之乱, 辽金两国一起努力,激发宋人对所有外国的仇恨。

不只是直接交战、敲诈勒索的辽、西夏、金三个国家, 以前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皇帝, 都要硬扯一个侮辱宋朝和宋人、觊觎宋人技艺高超物产丰富想抓去当奴隶的问题。

此举不只是为了扰乱军心民心, 更是期待赵匡胤能为了稳定军心说出他帝气的作用。

金人很迷恋他的香气,私下也有猜测, 可能是他重文轻武, 就有了些翰墨香,但这玩意必有用处, 肯定有神异之处。就像是李隆基的鼓——别人都以为那鼓没有特殊用处,其实是他们不知道, 那鼓的音色胜过阴间阳间的一切鼓,使人听了如听仙乐耳暂明。

赵匡胤自从确认了香气的作用之后, 就对自己的香气爱若珍宝, 这香味只消磨别人的斗志,不会消磨自己的斗志。像寇准、王安石、岳飞等立场坚定的文臣武将也拿来试过,会稍微削弱一点杀心, 但斗志依然在。

即便是国内民心涣散,军心动荡时,他也告诫左右,这机密绝不可以外泄。等到战场上神兵天降,和刘娥打一波配合。

他只是约见了耶律阿保机,和他歃血为盟,发誓一起针对金国,在我们打金国期间,任何矛盾都是次要的。旋即誓师出征,以岳飞为元帅,统帅三军。

和此前所有骁将一样,岳飞的背嵬军依然追随他,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他在北宋将领中未必名列第一,但名声最大。

赵匡胤就是登台拜帅、誓师出征时封他为武王,民心大振,军中隐隐有些争风吃醋。此举在实行之前争议很大,可是谁都没想到,这样一来,有不少陷落在辽金两地的百姓,本来胆怯的留在阎君治下,或是投奔到汉武帝、唐太宗这里,听说他们打仗总能赢。现在一听说岳飞被平反封王,纷纷扶老携幼前来投靠宋朝。

文绎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