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在狗血中成为正道的光(137)

作者:茶烟梧月 阅读记录

这回玉香已经不犯难了,直接从怀里扔出一块碎银给曾大:“你,去城里买些粮食和棉布。”

姜伯有了兴趣。

曾大小心翼翼问:“姑奶奶,这是什么意思。”

玉香瞪回去:“不去城里买,这么多人你是要把乡亲们吃干净吗?”

那这么多钱可以买不少东西呢,曾大盘窃喜,算着城里的粮价,他省着点用还可以给儿子带一小块红糖,那可是好东西。

姜伯却一眼看穿曾大的心思,起身拍拍衣服:“老朽也去,免得这小子偷奸耍滑。”

曾大:生气,但要忍。

从这偏僻的小村庄走到都城要花上两个时辰不止,姜伯年老,花的时间只会更多,两人便一人吃了半个土豆上路。

城郊荒凉偏僻,但进了城却是另一幅景象。街道车水马龙,小贩叫卖声络绎不绝,开往的人多是身穿绸缎织锦,最不济一身棉衣也没补丁。天子脚下寸土寸金,能在这里落脚的很少会那不出钱,若是有,没几天也会因为住不起自己离开。

姜伯拿十个铜板在门口守军处交了出入费,一回头看曾大躲在一边都不敢靠近,顿时不满,“你小子干什么呢,还不快过来!”又对守军赔笑,“您别见怪,我家这个没进过城。”

守军不耐烦地挥手让两人赶紧进去。

等到进了城,又拐过一条街,曾大才长舒口气,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

姜伯觉得没眼看:“瞧你个熊样。”

曾大:“没办法,自从当了土匪,我做梦都在怕被官府知道。”

姜伯哦一声,想了想村子那一代的情况,“放心吧,官府的都无利不起早,那些穷乡僻壤跑一趟还赚不到路费,他们才不会。”

曾大:……

居然觉得有被安慰到。

天冷后粮价飞涨,唯有糙米和高粱面这样喂鸡鸭的粗粮没那么贵,棉布也贵,但麻布不保暖,只好买掺了麻的棉。买一圈下来东西又多又重,剩下的钱也不多,但靠着姜伯的嘴巴又买到一个用过的推车,刚好把钱用完。

姜伯对这一趟很满意:“布多做点衣裳给女人和孩子,粮食省着点能吃大半个冬天,这车子还结实,可以多用几年。”

一大车粮食布匹不可谓不重,但一想到自己儿子兄弟能喝上热粥,曾大心里也暖呼呼的,恨不得立马飞回村子。

现在已经过了晌午,回去还要花不少时间,姜伯买了几个馒头给两人垫肚子,排队等着出城。进城的时候只需给钱,但出城却不知怎么的慢如乌龟。

曾大望着前面少说得有二十来个的人越等越心急,“要不然我去前面看看。”

姜伯赶紧把人拦住:“别,你一走又得重新排,多等等吧,还有时间。”

曾大只好耐着性子等。

差不多又过了大半个时辰,曾大总算排到门口,发现是守城的兵拿着两张纸在比对人。难道是抓逃犯?曾大前面还有两个人,但不妨碍他伸长脖子看。

那两张纸各画了一个人像,都是女的,一个柳眉圆脸,一个好看些,曾大不知道怎么形容,但就是很好看。可这两人怎么越看越像那两个姑奶奶,曾大心惊,夏姑奶奶还好说,脸上有麻子,可是那个小的,活脱脱就是画像上的人。

想想这两个身为女人,一个武功不凡另一个出手大方,莫非是江洋大盗?

曾大越想越害怕,忍不住和姜伯说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姜伯的白眼一对。

轮到曾大和姜伯时,守城士兵又举起画像:“见到过这两人没有?”

姜伯:“哎哟,可真漂亮,老朽就没这么好的福气。”

士兵有一瞬间无语,“好了下一个。”

两个都不年轻的穷人也确实不是重点排查对象,曾大跟着姜伯顺利出城。

城郊外还是有人走动,曾大闭紧嘴巴,等过了河才忍不住说:“刚才画的就是她俩吧,你说她们是不是江洋大盗,或者小偷什么的。”

姜伯又白了曾大一眼:“我还是头一次看到送钱送粮不杀人的江洋大盗。”

曾大:很有道理!

姜伯:“这两个姑娘能干什么坏事,我看肯定是有苦衷,要论起来你们是土匪,我们两年多没交税,今天这事就当没发生,懂吗?”

曾大:“明白,反正当官的不干人事,说不定是强抢民女呢。”

夏思合默默收回精神监视,她成为独立任务者后就得到了远程监控技能,今天也是第一次用。不得不说,姜伯一猜就中还为她们想好了理由,收留之恩无以为报,她一定要多送点粮食。

金乌国渐暖,系统在废太子后总算能好生调养身体。

凤倾城的死亡对系统既是惊喜也是意外,同时更有疑惑。越是低等的世界对主角的依赖越高,想弄死一个小世界主角极容易遭到世界反噬,除非像夏思合那样先将主角气运夺去。

上一篇:死去的未婚妻回来了 下一篇:春日禁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