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化鲸(137)
“梅”取自女主角的名字。
海报一侧,是文中的那句话——
“夜幕低垂,洗去岭南白日燥热。檐角石兽伏低身子,与我一同静默聆听。”
最下面,是演员,导演,编剧,以及……
原著作者。
姜思鹭低低笑了一声,指尖碰了一下段一柯,又碰了一下“落日化鲸”。
像是回到了高中的报告厅外。
身后来了一群人,听说话是附近的大学生,嬉闹着,推搡着。姜思鹭让开海报,继续往影厅的方向走。
文导、段一柯和其他演员今天都会来,坐在前排,影片结束后会和大家现场交流。姜思鹭坐得靠后,身边是个戴着兜帽的男生。
她仔细看了一眼,才发现是袁蓬蓬。
“你来这干吗啊?”姜思鹭诧异,“你那影厅不在隔壁吗?”
“我再看看一遍不行行行啊。”
“行行行,”姜思鹭比了个OK的手势,“还给我贡献一张票根。”
“我我把票根撕了都不不不去那个影厅厅。”
之前在拍摄现场已经被震撼过一次,影厅里的姜思鹭显得更加平静。伴随着背景音乐,“1999年,佛山”的字样慢慢浮现在银幕上。
很快,放映厅里,又传来意料之内的抽泣声。
结束。
灯光亮起,前排有人站了起来。姜思鹭望过去,看到了段一柯的身影。
很高,戴着鸭舌帽,穿宽松的黑色T恤和牛仔裤。很普通的打扮,到他身上,就有种抓人眼球的炫目。
他和文导上台,成远也在队伍里。台下忽然有个姑娘大喊:“男主演好帅!”
人群里传来善意的哄笑。
姜思鹭也笑。
段一柯笑着摇摇头,垂落的眼神忽然抬起,目光与后排的姜思鹭交汇。
他弯了下唇角。
台下再度传来一阵控制不住地尖叫。
观众席的光线暗淡,姜思鹭的身影遁入黑暗。台前的灯光却愈发明亮,照着段一柯和剧组的其他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身旁忽然传来了袁蓬蓬的声音:“他刚才在看、看你吗?”
姜思鹭愣了愣,随即摇头道:“这么黑,他能看到谁啊……”
微电影全长25分钟,今晚要连放三场。观众的后期评分也会被计入总分,所以主创团队的沟通时间被尽量拉长。
前三场,段一柯每一场都得在,都得这样聊一轮。
第一轮观影对谈结束了。
几乎是主持人宣布结束的一瞬间,观众们就涌到了台上。姜思鹭也想过去,可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包着舞台,她连靠近一点都做不到。
突然而来的……
沮丧。
她在人群外站了一会儿,忽然兴致寥寥。回到座位,拿上包,她从影院后门传了出去。
一眨眼,都五月底了。
窗外是高楼大厦,是闪烁的霓虹灯,是车水马龙。她拎着包,无牵无挂地在街上晃,头又有点发晕。
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
“姜思鹭!”
她回过头。
段一柯帽子拿在手里,扶着膝盖看着她。
有点喘。
下一秒,他起身走过来,把帽子往她头上一扣。
“你怎么不和我说一声就走了?”
她有点结巴:“我我,那个刚才我看你你……”
结巴果然是会传染……都怪袁蓬蓬。
最后叹了口气。
“我挤不进去。”
段一柯一愣。
“你给我发消息啊,”他说,“或者叫我一声,我就能听见。”
她心里忽然涌出来一个声音:
听不见的。
你听不见的。
你被人群和尖叫包围着,被旁人汹涌的爱包裹着。
你听不见的。
“你要回家了吗?”段一柯又问她。
“对……我……有点头晕。”
他立刻去摸她额头——好在没发烧。
“我送你回去么?”
“不用不用,你不是还有两场放映么?”姜思鹭赶忙说,“我打车回去就行,可能就是最近改剧本有点累。”
段一柯点了下头,可神色还是不大放心。他帮她理了下头发,随即掏出手机。
“那我给你叫车,等你上车我再回去。”
姜思鹭看他屏幕,苦笑:“没必要啦,不用又叫专车……”
她为什么要用“又”。
她忽然有点难受。
段一柯站在路边,叫好了车,陪姜思鹭等着。等把她送上后座,隔着车窗吻了下她额头。
她朝他挥挥手,直到他消失在后视镜里。
影院离她家大概20分钟车距。车开到楼下,姜思鹭往窗户看了一眼——里面是像漩涡一样的漆黑。
她忽然生出一种恐惧。
对的,她从来的第一天,就不喜欢这个房间。
“师傅,”她身子撤回后座,关上车门,“我有点事,你再送我去趟高碑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