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美食养家记(19)
热水瓶满满当当,一看就知道是孟姐给打了水。林然然拿出新买的热水袋灌了两个,塞进被窝里。又倒了水给孩子们刷牙洗脸洗脚。
新买的牙膏牙刷,一个搪瓷缸轮流用。洗完脸,三双脚丫子泡在热水里一起洗脚。小景笑嘻嘻的不老实,肉脚丫子直拍打,水泥地上溅上不少水。林然然好容易才把他安顿好,看着两个孩子都乖乖躺进被窝里,这才松口气。
带孩子太困难了。
招待所的棉被不厚,完全无法抵御南方冬天的湿冷,盖在身上整一个多年布衾冷似铁。林然然抱着两个小家伙,脚下捂着暖水袋,这才好受一点。之前在乡下住的那段日子,三个孩子共一床破被褥,冻得她整宿整宿地睡不着。那滋味别提了。
把棉被、床单、枕头记在置办清单上,林然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静静地躺了好一会儿,身边的小秋小景都睡熟了,林然然悄无声息地进入了空间。
空间里温度宜人,林然然长出口气,浑身松快。不管外界时间如何,空间里永远都是阳光明媚的晴天状态。
林然然先检查了一下锅里的肉,还能装两饭盒。卤味还有五斤左右,林然然全部切成四两一份的分量。至于剩下的那块肥猪肉,林然然则不打算动它。肥猪肉炼油也卖不上什么价,留着自己吃好了。
林然然找出一袋低筋面粉,拿出冰箱里仅剩的一盒牛奶和鸡蛋、植物油、糖粉,开始忙活起来。
蛋黄蛋清分开,蛋清用打蛋器低速打发均匀,少量多次添加糖粉,一直打到硬性发泡为止。牛奶、植物油、蛋黄、糖粉混合均匀,再加入蛋清翻拌均匀。在选择模具的时候林然然犹豫了一会儿,她的厨房里有许多花样的模具,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最普通保险的形状。
烤箱嗡嗡工作着,林然然忙碌个不停,直到把一整袋面粉都做成鸡蛋糕为止。林然然拿出在供销社买的油纸,手指灵活地折叠成纸盒的形状,一盒能放八个小蛋糕。一称,正好一斤。
在烤蛋糕的间隙里,林然然煮了市场上换来的五斤红小豆。滤掉水后用漏勺碾成泥,加入糖分下锅小火翻炒,揉成丸药大小的红豆沙。糯米粉加水和一点抹茶粉揉开,上锅蒸熟。放凉后分成小剂子,挨个包入红豆沙,就制成了一筛子的抹茶红豆糯米糕团。
咬一口,软糯不失嚼劲,首先尝到的是抹茶的一点清苦,但立刻就被红豆的清甜吸引了注意力。一个糕团下去,胃里满足而踏实,不仅解馋,更是绝对顶饿!
吃完糕团,林然然又刷了牙。捶了捶酸痛的手臂和脖子,这才觉出累来。
出了空间,被窝里仍旧暖洋洋的,弟弟妹妹打着小呼噜,林然然伸手把两个孩子都抱怀里,一闭眼就沉入了梦乡。
第11章
冬日的暖阳笼罩着临安县城。随着午休的哨声响起,第一钢铁厂的大门打开,工人们拿着饭盒涌向了食堂。
工人是这个时代的宠儿,特别是第一钢铁厂的工人们,因为干的是重体力活,每月有三十五斤到四十八斤不等的口粮,待遇非常不错。比起外头闹饥、荒,三天两头断顿的情形,第一钢铁厂的食堂杂粮馒头、杂粮粥管饱,偶尔补给来了,多加三毛钱和二两粮票,还能打一勺肉菜,加一个白面馒头。
年轻工人们都会选择把粮食关系转到食堂,时不时还能打打牙祭。只有家里负担重、有家庭要养的工人才会选择自己带饭,放在食堂的打铁炉子上蒸熟了,再就着咸菜吃。
今天,几个年轻人还没走近食堂就听见人抱怨:“又是茄子烧带鱼,连做一个星期了,也不怕腻味。”
听到这话的工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抱怨了起来。这年头鱼肉紧缺,只有带鱼容易运输保存,食堂的采购科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一车来,加茄子一烧当个荤菜卖。吃上几顿还行,多做几顿,大家伙一闻那味道就反胃了。
“嗨,没意思没意思,走,咱们去后门!”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一个暗号。
工厂宿舍的后门有几个流动的小摊贩,看中这些工人手头宽裕,常常来卖些水煮毛豆、油炸花生、卤鸭脚之类的吃食点心。听到这话,有些工人摇摇头还是继续往食堂走,有些就勾肩搭背地往后门走了。
今天工人们走到后门,除了往常的几个小贩外,还有个俏生生的小姑娘站在一边。小姑娘才十三四岁的模样,皮肤雪白,头发黑鸦鸦地扎成个马尾辫,身上是件宽大的军绿棉袄,抱着个军绿挎包。
工人们多是小年轻,那眼珠子登时就黏了上去,又不好意思狠看。就不时瞟上一眼,再瞟一眼,互相嘀咕着是谁家妹妹在等人呢?有的还忍不住从她面前假装路过,想细看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