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购房危机(602)
只是,他想要这样爱情的时候,已经把对方狠狠伤透了!
如果是三十出头,他还有精力和别人重新开始,可现在那是断然不可能的事情!
难道真的要孤独终老了吗?
他不禁自问。
在家里整理好情绪,收拾好了一地的心酸,去了单位。
今天他约好了姐姐王智去他办公室拿钱,不能太迟了!
同样的时间里,赵一宝卖鸡汁豆腐也有了新的进展,卖豆腐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了自己的摊位。
赵一宝之前怕小吃街的摊位贵,总是在小学门口摆两天,村镇的集市上摆两天,往不起眼的地方一蹲就是一天,一旦遇见收租的人,骑上车就赶紧跑,这样下来,每天挣得钱就是纯利润,四处跑了一个月,算下来赚了三千多!
海梅一看,卖小吃,行!
撺掇他摆一个正规的小摊,再挂一个招牌,就叫一宝豆腐!
既然决定以后干小买卖,就把这个事情当成件事业干,以后养家糊口全指望它。
赵一宝也受够了一边卖着货,一边躲着收租人的日子,只要海梅肯支持,他就敢干。
去城里繁华的小吃街问了问,一年的摊位需要六千块钱,他骑三轮从赵村骑到城里面不现实,电三轮也要换。
交摊位费,换电动三轮车,里里外外都弄好,算起来需要一万多块,这笔钱又不知道从哪里来。
海梅挺支持他,把他刚交上来的三千块钱又给他垫了出去,后从娘家又借了三千块,这样够摊位费了。
第482章 想赶紧撂挑子
海梅的支持力度很大,赵一宝心里头再说不乐意也得硬着头皮往前冲,摊位租下来以后,买电三轮的钱,赵建平自告奋勇的拿了出来。
他的想法也很简单,只要赵一宝踏踏实实的挣钱,不管是创业还是打工,他都是支持的。
一家人难得这么有凝聚力,也难得有这么一致的时候,新车骑回来那天,赵一宝一看院子里崭新崭新的电三轮,忽然奔头十足!
以前觉得丢人的那些想法也减少了很多,他是这样想,既然工作丢了,拆迁没着落,他也只能卖小吃来养家,有一种认命的感觉。
海梅想的远不止于此,她也是听街里人的闲话,说村里有一家卖包子致富的,现在他们家的包子,早上一蒸出来就被排队买光,两年的时间都在城里买房了!
她听完,对小吃这个行业充满的希望,她甚至在想,如果赵一宝卖豆腐能行,她等来年孩子们上了幼儿园,她也多摆一个摊!
两个人一起干,多赚一些。
也和赵一宝说过这个想法,赵一宝不以为然,跟她说等干完今年,看看能赚多少钱再决定。
他是觉得,海梅还是上班好,最起码有一个人可以保证稳定的收入,不用担心每天卖的多了,卖的少了发愁,况且这个小摊摆起来也有难度。
就比如说荷塘县这边,三月多风,四月多雨,春风一刮起来,遍地的灰尘吹的满天都是。
赵一宝骑着三轮,戴着口罩,到了目的地依然会有沙粒子吹到牙缝里,脸上的灰尘更不用说,用手轻轻一拂,手上一层土。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第一件事从来不是打扮自己,而是先去看看锅盖吹掉了没有,锅里有没有进沙子,还有炉子有没有被风吹灭。
下雨的天气更是艰难!
有时候中午出门时还露着太阳,等下午卖了一会儿,黄昏之后,突然阴云密布,下起雨来。
这样的情况下,赵一宝当然不能顾自己,得先顾豆腐。
偌大的遮阳伞一打,大半个伞身都要倾斜到三轮车厢那边,豆腐如果被淋湿了,几百块就泡汤。
偏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不能蹬上三轮回家,往回一走,风搅着雨,非得把豆腐全淋湿。
下小雨的时候还好,等小雨停了,倘若天气还早,他还能多摆一会儿,要是遇见大雨天气,路上全湿了,雨水哗哗的顺着下水道流!
这个时候,只好收摊走人。
赵一宝正是因为知道其中的艰辛,才不想让海梅跟着掺和。
她只看见谁家卖小吃发财了,谁家买房子了,却没看见他们那些钱是怎么样迎着风雨赚来的。
赵一宝甚至还在想,要是有了合适的工作还去工作的好,到了月底直接拿几千块钱的工资回家,总比干这个有今天、没明天的小买卖好,这个小买卖看着一天挣好几百块钱,可回家细算算,纯利润剩下的并不多!
他心里对上班还有期待。
四月中旬的一天,赵一宝像往常一样骑上三轮出门摆摊,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雷阵雨,他本想卖中午一阵子,不等下午就收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