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朝同人)重生后我成了国家的外挂+番外(243)

作者:戏余朝 阅读记录

听说惠妃去过了,康熙便放心了几分。即便知道可能并非梁九功所说,底下奴才的错处惹得大阿哥不满不是真的。但他以为有亲额娘看顾劝诫着,向来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阿哥所。
胤褆送走了他额娘,便浑身无力迷瞪了半天,连午膳也没吃。明珠最后的“天高皇帝远”和“积蓄实力”一直在他脑力里转悠。

他脑子很乱,连带着身上的每一处都不太舒坦,尤其心里,沉的像是坠了他一贯习武时用的大弓。

今日这动静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传的满宫都是,兴许此时太子就已经知道了。

胤褆心里很清楚,因为他惦记那个位子,他们兄弟早就不只是兄弟,而是直接竞争者。虽然不一定会拔刀相见,但必定永远存着一份隔阂。

回忆起这些年,自从少了索额图搅和,他和太子兄弟二人的关系确实也缓和了不少。

胤褆头疼异常,若是明珠所说之事传出去,他会越来越被老二忌惮。

或许,他是该去找汗阿玛请旨。

胤褆一贯是想就一定要去做的人。

闷头睡了一晚,做了一晚上光怪陆离的噩梦之后,第二天早朝,他脸色黑沉,整个早朝都没说一句话。惹得康熙一边听大臣报着政事,一边还要打量他的脸色,暗筹一会儿得传太医给儿子好好诊脉。

早朝散了,胤褆既不往康熙跟前凑,也没有跟着众臣退出太和殿,就那么魂不守舍的站着。还是康熙看不过去,叫他留下说话,他才无精打采的应了是“是”,然后又默默一道儿跟着康熙去了乾清宫。

进了昭仁殿,康熙吩咐梁九功搬了杌子叫儿子坐下,才盯着胤褆忧心道:“可是身子不适?”没听见儿子答他,又急急吩咐梁九功,“直郡王像是病了,去传太医。”

胤褆被这一声叫回了神,提了提精神大声道:“不必了汗阿玛,儿子没有大事。是昨晚没有睡好,所以今日才没什么精神。”

“果真?”康熙自然不信。这孩子脸色沉的吓人,必定不只是没休息好的缘故。

胤褆忙道,“儿子不敢骗汗阿玛,是儿子的不是,叫汗阿玛跟着忧心。”

康熙又看了看他的脸色,“可是差事出了什么差错,叫你不能安寝?”他又玩笑道,“你如今说出来,朕替你圆过去,不会叫你没脸就是。”

胤褆跟着笑了一下,犹豫了一阵,直到发觉他汗阿玛看他的眼神逐渐更加怀疑,才迟疑着说道:“儿子…是想向汗阿玛讨个恩旨,许儿子帮您去东瀛守着。”

“你想去东瀛?”康熙惊道。他第一反应就是怀疑谁告诉了保清什么,然后撺掇他主动去东瀛。

不是康熙胡乱猜测,而是因为照他对自己儿子品性的了解,这孩子没有什么好处是保护会急着冲到前头的。

他不着痕迹的问:“可是谁告诉了你什么?才使得你有出京的想法?”

还是那句话,皇子没有旨意,连宫城都不得任意出入。平常皇子偶尔到京城外出差,都得是特旨特批才行。

胤褆难得机警,立即品出了他汗阿玛到底要问什么,他咬了咬牙,说:“儿子只是想帮汗阿玛出一份力…”见康熙明显不信,又强辩了一句:“汗阿玛放心,有儿子在,没人敢私下动咱们家一锭银子。”

康熙表面上八风不动,心里却已经把可能会给胤褆出主意的人过了一遍。

胤褆不像是贪财之人,但是去东瀛驻守这背后除了财还有什么好处吗?权力明显不可能增加,外派军队也不会真的只听从他的旨意。他想不通。

思来想去想不到真实缘故,康熙斟酌后道:“事关重大,你先退下吧,容朕想想。”

胤褆从踏进乾清宫便没太抬过头,听完他汗阿玛的话后,便又低了几分。

气氛一时沉闷,他好半天才轻声道:“儿臣告退。”说实话,他心里其实正期望着他汗阿玛不会轻易允准。但汗阿玛没有立即斥责他,便是证明其实心里也觉得此事或许可行。

想到汗阿玛其实没有那么舍不得他,胤褆心里有低落了几分。

赶走了胤褆,康熙又着人去传了胤礽。事涉银矿,外臣不方便出主意。

胤礽接到传召,心当时就提了起来。难道真的是老大要做什么被汗阿玛察觉了?

乘撵轿到了乾清宫,看到他汗阿玛若有所思的表情,胤礽有点不明所以。不对啊,若是老大真办了错事,他汗阿玛早就气的大动肝火了,怎么还会如此沉稳?

康熙没给他反应时间,简短几句话就说完了这个事情。说完后还跟胤礽感慨,“他有心替朕分忧是好,只是眼下他说的突然,朕疑心他是叫什么人蛊惑了,以至于放着身份显赫的皇子不做,偏偏要去荒芜之地做个守财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