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人)重生后我成了国家的外挂+番外(209)
但是他也不会怪儿子办事不利,毕竟这样充盈国库的好事,他儿子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康熙笑着说了几句场面话,又另叫人准备了点赏赐之物给麦尔斯。不过怎么说呢,羊毛出在羊身上啊。
麦尔斯谢了赏赐,心道自己总算没有白被吓唬这几遭,买完东西还送赠品,也不算亏。买都买了,宴会自己也参加了,他觉得自己大概可以告退了吧。
正要开口时,胤礽却抢先一步道:“既然你是代表不列颠来贸易,如今贸易已成,我们总该与签订正式的合约才是吧。货物收储,概不退换。”
说着,便让人呈上了两份契约。他早早的用中英文各写了一张。
麦尔斯不太懂这个,只是粗略看了看,便签字了。
胤礽知道这可能是一锤子买卖,不过手里有了这个条约,将来大清更强大了,便可将此当做对不列颠的掣肘。
契约签完,麦尔斯想了想,又以使者的身份请求看一下国王的军队,还强调他们历来尊重强者,他希望能把今日看到的都转述给自己的国王。
麦尔斯觉得,既然贸易已成,那么这一点小要求这东方的国君应该不会拒绝。如果国君不拒绝,那么他的两个任务就算都完成了。
这一点很对康熙的胃口,他向来喜欢展示皇家强大,于是命人就把宫中御前侍卫给拉出来展示。
胤礽早有准备。即使不列颠使者不要求,他也会想办法提醒自己汗阿玛把骁骑营拉出了练练的。所以他就命人早早的把侍卫们的装备换了,银色铠甲配统一长杆火铳,还另有配剑,一队人马齐整整的迈着大步走出来,远远看去气势骇人。
麦尔斯被这惊人的整齐震撼到。他现在知道了,这个国家并非运气好,确实有实力打败俄国。
等侍卫们演练一番撤下去后,麦尔斯不用人催便上前行李道:“大清朝的实力小人已经看清楚了,回去一定会如实禀告我们的国君。希望未来不列颠大清,能成为最坚实的伙伴。”
康熙自傲的笑道:“朕与使者心愿相同。”
胤礽吁了口气,总算没白费孤一番筹划。
他脑中的系统跟着道:“殿下的任务又完成了一件。”
宫宴散后的第二日,麦尔斯又被白晋招待着在京城玩了一圈,他们两人昨晚都在场,自然知道麦尔斯被太子坑了好大一笔钱的事情,看着麦尔斯的目光都略带同情。
但是麦尔斯浑然不觉。在京城又逗留了几日之后,他才领着自己的人,踏上了回乡之路。
杨衍裘的货,和其他所有商人的货销售一空。杨衍裘请旨进宫谢恩,但胤礽没见他,因为送走了洋人之后,他开始想着如何说服他汗阿玛打东瀛。
第101章
麦尔斯离开后,户部很快就把理好的账本呈给了康熙。这账本原有两份,一份是杨衍裘呈上的东西本来的价格,另一份是他预计会有的毛利。
可谁知道这两本账本都没派上用场。太子爷一番施为,朝廷空手套白狼一般转了之前的数倍银子。
康熙翻开账本,眼神一一略过那些珍宝本来的利润。就算亲眼所言,至今也还觉得诧异。
以往番邦来朝,他照例是要给点赏赐以显示大国风范的。这次没想到太子一番戏弄,不仅帮自己省了许多赏赐,竟然从洋人那里直榨出了十几万两的银子。
不过他除了诧异儿子的本事,对泰西之人的处境也很好奇。前明时郑和下西洋,回来时上报永乐皇帝,直言所见之处皆穷困潦倒,与大明富庶繁华天差地别。就算有夸赞讨好之意,向来也不会夸大太多。
不过依今朝洋人入京这一番看来,泰西的洋人与郑和所述,相差甚远。
康熙指甲摩挲了着账本上最后合计出的银子数量,心道此番总归是有些儿戏了,若是能从那使者口中多探听些泰西之国的国力,也是好的。总不好人家都不远万里来大清做客了,大清却对他们的国家一无所知。
他甚至筹划若是日后有机会,总也得学着派出人,好好看看除大清之外的国土才是。
康熙的这番腹稿,胤礽自然是不知道的,因为他正忙着筹划自己忧心的事儿,他汗阿玛到底会不会许姚启圣或者施琅带兵去打东瀛。
直接去试探,未免显得操之过急。胤礽索性把他汗阿玛一贯信任的几位议政大臣,逐个请到毓庆宫来喝茶。请注意,此“喝茶”之意,真的是单纯的用些茶果点心,顺便聊天。
这次先被请到的,反倒不是他的一贯亲近的师傅们,而是朝廷里出了名的老好人,裕亲王福全。之所以先找福全,胤礽也有自己的道理。
说实在的,大清除了收复琉球之外,还甚少有水上作战的机会。胤礽对姚启圣练兵的能力有信心,但他对水师作战的本事,多少还带点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