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朝同人)重生后我成了国家的外挂+番外(198)

作者:戏余朝 阅读记录

康熙带着一众大臣入了营帐,对着胤礽问道:“你之前所说的私心到底是什么?”

胤礽叹气,本来只说服他汗阿玛一个就可以了,现在得说服这一帮人。真不知道撺掇他汗阿玛来景山到底是好是坏。

即便如此,他还是老实回答说:“儿子想,若是那不列颠的洋人入京时,也能在京城之外摆上这相同的阵势,威慑那洋人一下,汗阿玛以为如何?”

他刚说完,熊赐履便倒抽了一口冷气。在京城之外摆出如此阵势,那京城中百姓岂不是要被吓坏了?没道理为了个洋人吓唬自家百姓呢?

不等旁人说什么,他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万万不可!”他怎么觉得最近太子如此急功近利,这不是什么好事。过了今日,他一定要劝太子谨言慎行。

胤礽视线未变,只盯着康熙一字一句道:“儿子并非一时异想天开。只是觉得这洋人说是来与大清贸易,实则对朝廷不怀好意,若是不能及时震慑,来日他们再带兵卒来闹,先不论打仗是否消耗民力,大清能不能打得过,便是只把他们当做蝇蚊,也够膈应人的。汗阿玛必然不希望民力空耗在防范洋人身上。”

明珠低垂着头,八核处理器的大脑还在分析太子今日摆这一道究竟是为了什么,所以一直未出声。

康熙听完儿子的话,沉吟了片刻才道:“大清乃友爱之邦,万不得已,倒不至于与人如此大动肝火。”这也是他一贯的执政主张,大清要做一个睦邻友好,能让四海主动臣服的大国,所以绝对不能表现的暴力。

胤礽见无人支持,思量再三后,决定用他汗阿玛的最在乎的事儿下手:“昔年有南怀仁心怀不轨,试图拐带儿臣信奉他们那个什么教,又有俄国人挂羊头卖狗肉私自与准噶尔联盟,图谋我大清土地,今日又来了个什么不列颠的,谁知道他们到底有什么图谋。儿臣并非有私心,只是觉得应该未雨绸缪才是。”

他语气虽然平缓,但一番话说的众人心惊胆战。几年前大清被准噶尔和俄国携手逼迫之景还历历在目,在座的众人一想到那些情景,便谁也不敢再提反对之言。

众人也不禁开始沉思,太子此话不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更何况那些洋人本就与大清不一心,若是不能提早防范,必然再次被他们坑害。

只有九阿哥暗叹可惜,看来今天打猎是不成了。

听完儿子的话,康熙面色上更为严肃。他要比大臣们想的更远。在胤礽话音落地的一瞬,他很快就联想到,如今在钦天监任职的那些洋人,当初到底怀着什么目的来的大清。

沉吟了一阵之后,康熙道:“太子所言有理,朕准了。”

索额图见状也立刻跟着附和:“不就是摆些火炮吓唬一下洋人吗,微臣也觉得并非什么大事。殿下一心为国,绝无私心。”

明珠闻言勾起唇角,这老滑头还是一贯会捧太子啊。

营帐中紧张的气氛因这两句话很快就缓解。大臣们还在相视而笑之时,九阿哥见缝插针道:“汗阿玛,那不列颠之人来的时候,儿子也能去看看吗?”

康熙现在也有时间教训儿子了,磨牙道:“你只怕不是去看洋人的,是去看火炮的吧。”

九阿哥笑着挠头,“叫汗阿玛猜中了。”

目的达到,胤礽笑得更真切了几分,对着九阿哥道:“若是九弟当日能用英文把那洋人说的毫无还嘴之力,二哥就亲手教你使用火铳如何?”

“当真?”九阿哥激动的两眼放光。

“二哥从不骗人。”胤礽道。

满营帐的大臣听他这句话,心底同时说了一句,“胡扯。”

第96章

康熙此行的目的本来是为行猎的,但是行猎的地方被炮轰完了,他视察完景山的流水线之后,没有多呆,第二日便命人撤去了大帐,班师回朝。

胤礽在回去之前找了个时间,催促戴梓还要加紧生产,现在景山的存活,两个月之后他都要用到的。

戴梓自然千万个保证,一定不敢误了太子殿下的事。

第二日御驾回京,回去的路上父子两人再说起军火之事,就又多了些可谈之话。

康熙并未再骑马,而是坐着自己的御撵。相比之下,胤礽的心情倒比来时轻松了不少,毕竟他的目的达到了。

见他面带欣喜之色,康熙不禁奇道,“你这是为着不列颠的洋人要来高兴?”

胤礽不敢透露全部实情,只是含混的答道:“儿臣并非盼着那洋人来,只是觉得此举若能叫那些觊觎之人绝了心思,实在是好事一件。”

“关内这块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康熙的语气带着些莫名的深意,“中原大地换了多少代王朝,这里最不缺的,就是觊觎它的异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