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人)重生后我成了国家的外挂+番外(182)
他深刻怀疑儿子又在他不知道的时候私底下弄鬼,背着他串联了朝臣。否则这一南一北毫无交集的两个边疆大臣,怎么就被轻飘飘的绑在一起了。
胤礽面色不显,仍旧淡定,“儿子看过姚启圣的折子,如今福建水师兵丁满员不假,但船上的火炮还是前明的样式,论起威力可比戴梓新做的子母连珠炮差上许多。儿子有意请旨,想叫戴梓把他做出的火炮放到福建新建造的船上去,也好给姚启圣那里添点火力。”
“这是好事”康熙道,“费扬古也为戴梓上过请功折子,大赞戴梓所造火炮之威力。”
胤礽面上故作为难,“可如今汗阿玛既有意叫姚启圣停了,儿臣也不得不叫戴梓停下了。”
严格来说戴梓还真不算是东宫派系的官员,但是因为他一直几乎是胤礽一直扶持提拔的,早在也无形之中被划为太子派系了。所以胤礽开口说这话的时候,康熙并没有反应过来太子是没有什么权利叫停的。
但康师傅的心思一贯九窍玲珑,稍微一想便知道儿子要做什么,轻飘飘道:“你还在朕跟前装出这怪相,当朕看不出你想保住景山那里吗?”
既要说开,胤礽索性也不再伪装,“汗阿玛圣明,儿臣只是觉得可惜了戴梓的头脑和从前的许多准备。时下朝廷银钱是有些艰辛,可若是因此停了景山那里,只怕周边番邦小国又要起了觊觎的念头。”
这话半真半假,自从打服了俄国,其他小国就更不敢跟大清叫板了。
康熙沉吟了半刻,盯着儿子问:“还有什么,你一道儿说了吧。”
胤礽早有准备,把他拟好的请扩建景山炼钢规模的折子递上,嘴里小心翼翼道:“儿子不过闲时胡乱想的,汗阿玛若没这个意思,只管训斥儿子便是。”
反正这事儿他一定要办成,朝廷缺银子他就想办法再挣,这次不行就下次再请旨。
康熙挑眉却并未接过,而是意有所指道:“朕看你如今手比划的倒宽。”
第88章
胤礽虽然面色上一紧,但并未如往常一般快速跪下请罪。他坐的也稳当,像是故意撑起一股气场来与他汗阿玛对峙。
康熙当然没有放过他故意挺直背的举动,只是眼神中的冷意更添了三分。
他其实不介意儿子与朝臣过多来往,正是要练胆识与眼界的时候,若是因怕被猜忌就只一味缩在后面不晓事,他才要真的担心这孩子是不是怯懦无用。
可如今,自己身为君王的意见虽没有被儿子正式反驳,但是这样迂回的提醒方式,还是让康熙心中十分不痛快。更诛心的方式来说,这是一种别样的威胁。
太子当然也是有资格支使朝臣的,但不该是这个用法。朝臣都是天子之臣,应该只由天子一人号令才对。
父子二人谁都没有说话,大殿内的气氛一时间凝重无比。
系统冷眼旁观了好久,本以为这位殿下会无往不利,却不知道现在为何又碰上了硬钉子。它急道:“殿下还没有想好解释的说辞吗?”
猜忌就像一根钢刺,一旦扎在人心里,钉死后可不是那么好消解的,尤其对殿下有猜忌的还是他的父亲,大清现在的唯一的主人。
胤礽淡定如常,还若无其事的跟系统说:“汗阿玛能把这话说出口,就代表此事并非没有转圜的可能。”他像是想起前世自己被猜忌时的情形,眼神中的落寞一闪而过,“若是真的疑心我有其他妨碍皇权的举动,恐怕也只会叫人暗中监视,再釜底抽薪剥除我所有臂膀,不会把这样警告之语说出口。”
系统分析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但还是追问,“那现在怎么办?”
胤礽觑了眼他汗阿玛的脸色,道:“按老套路继续请罪是没用的,得拿出让汗阿玛无法驳斥的说法才行。”他在心里叹了口气,今日哄不住汗阿玛,明日恐怕还得被关禁闭。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绝对不能再被关一个月毓庆宫。同时还忍不住感慨,他只是想给大清打个工业基础,怎么就这么难呢?
系统摆出期待神情,“请开始你的表演。”
“票钱别忘了给。”
胤礽一杯茶喝完,却没有跪下,而是走到康熙身后为他按揉肩膀。
康熙被他这举动吓了一跳,身体往一侧闪了半分。胤礽却并没有把这防范的行为当回事,虽然眼看着他汗阿玛的身体颤了一下,但还是跟上半步继续。
及时认错就成了另一种遮掩,没用的,打打苦情牌说不定还有点意料之外的效果。
康熙这才明白儿子并无冒犯天威之意。但他紧绷的神情也并未松懈半分,而是沉声道:“叫奴才们做便是。”
胤礽置之不理,笑道:“这几年儿子与汗阿玛聚在一起的时候不多,儿子只是想如平常子女对待父母一般,略尽孝道,并无其他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