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听到一个人惊奇地说:“看那个小姑娘,那么小,背着一块大石头。”
她就当没听到,低着头,继续吭哧吭哧地搬。
她的背被压得很低,这让她只能看到眼前很短的一块路,她看到身边的人影,看到无轨电车从身边经过。
她想,刚才发出惊叹的人,也许是一个爸爸,他回到家里,可能坐在舒适的房间里,吃着炸灌肠或者炒肝,给他的孩子说起今天一个生活艰难的小姑娘。
然后他会激励他的孩子“你们条件这么好,更应该好好学习”。
无论在纪录片中,还是生活中,她都是这么一个存在,让人同情怜悯,让人叹息。
************
她到底是将这块青石板背回了胡同,到了胡同口的时候,就遇到了顺子,顺子二话不说帮忙搬了。
搬回家后,她将那一捧土小心地移出来,找了以前的一个破罐子,将泥土放在罐子里。
那棵草本来就已经是灰绿色了,现在经过这么一折腾,显然是蔫了,乌桃便滴了一点水给它,当然也不敢太多,怕把它淹死。
收拾好了后,乌桃才去做饭。
等饭做差不多了,青桐也回来了,乌桃把这事一说,青桐觉得自己背肯定不是什么办法,可是小推车也不是那么容易借到的,自行车更不可能,谁家舍得用自行车运这个。
最后两个人到底是去搬了,好在有了青桐一起,两个人搬比之前省事多了,来回搬了一晚上,倒是也搬了不少。
宁妙香这天回来得很晚,满身都是疲惫,不过看到两个孩子竟然搬了不少青石板来,她也欣慰了。
吃了饭后,便把那些青石板垒起来,这样的话,就只差木板了。
垒起来的时候,乌桃发现自己运来的那一块小的上面好像有字,是一些看上去很古老的字,她便忙说:“妈,你看,上面刻着的是什么?”
宁妙香看了看,也不太懂:“这好像是过去年代的字,繁体的,估计是当初造城墙时候刻的。”
繁体字?
青桐说:“解放前都用繁体字,咱们现在学的是简体字。你看外面有些旧招牌,那不还都是繁体的吗?”
乌桃恍然,原来是这样啊。
当下忍不住细细地用手摩挲那些字,刻得还挺清晰,可惜她不认识,她就留心记下来,想着到学校可以问问老师或者同学。
到了第二天,她一早起来不去捡煤核了,而是拉着青桐一起过去背青石板,她突然对那些青石板着迷了,一种奇怪的直觉让她意识到,那是一个有价值的东西,也许现在没价值,将来应该有。
可惜一早过去的时候,大部分石板已经被人捡走了,有一个穿着破棉袄的男人,推着小推车,晃悠悠一口气推走了好多,其它的大家也都陆续在搬。
都知道这石板结实,能盖房子,有的家里确实需要那么几块,有的则是弄到郊区卖。
青桐见了,也赶紧开始找合适的,他主要是找小的,太大的搬不了,而且搬回去也不合适。
乌桃却在找有字的,她觉得带着字的城墙砖应该不一样。
最后两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乌桃找了六块带字的,青桐找了七八块合适的,两个人放在大筐里,吭哧吭哧地往家抬。
总算抬回家后,两个人都松了口气,觉得够本了,至少造床的板砖是有了。
这时候乌桃才洗了洗手和脸,匆忙去学校了。
第22章 运动会
一到学校就发现班里正热闹,每个人都发一张大字,让大家描。
其它孩子也就算了,乌桃却有些发愁,写大字就得买砚台和笔墨,这都是钱,对别人不算什么,对她却是难着呢。
她这个时候也明白她妈的意思了,上学还真不是简单交学费的事,处处都是钱。
她在那里盘算着这事,旁边的孟士萱很明白里面的道道,小声说:“这不是外面到处都是大字报嘛,才让我们学这个的,人人都会写大字报。”
乌桃一惊:“不会让我们去写吧?”
她不想写那个,她觉得自己干不了,只想低头好好学习。
孟士萱笑:“想什么呢,轮都轮不到咱们,要想写这个,也得够格,咱估计都不够格!”
乌桃这才松了口气。
其实她不知道,孟士萱就是这么安慰安慰她,孟士萱自己当然是够格的,历史清白,当然可以参加,只要有指路人就行,孟士萱显然不缺这个指路人。
只不过一个是年纪小,一个是不愿意折腾,就安分学校里待着了。
孟士萱看乌桃小心翼翼的样子,叹了口气,竟然一脸老成地说:“接下来,只怕是风雨欲来山满楼。”
乌桃听懵了:“要下雨?大冷天的,下什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