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梨花繁成雪(92)
林广清把最后一口囫囵地咽到肚子里,急忙说道:“我也是我也是,今日就先不打扰了,我二人就先告辞了”。
然后二人就又像风一样离开了,留下墨成渊和慕容雪大眼瞪小眼。
无法,慕容雪只能硬着头皮给墨成渊喂粥,好在墨成渊总算是安静了,没再弄出什么幺蛾子。
…………
皇宫高墙,议政殿内,一众官员都向着前方匍匐跪地。
跪在最前方的有四个人,两个穿着亲王朝服,另外两个一个穿着一品朝服,另一个则是一身布衣,竟是一个贫民百姓。
时辰回到半个时辰前。
身穿一品朝服的官员,兵部尚书――张庆和在总管太监高喊“有事上奏,无事退朝”后,立刻高声说道:“臣有事上奏”。
鸿元帝:“讲”。
张庆和:“皇上,前几日有人在臣回府的路上拦下臣,并向臣告发一件事,竟有人不顾王法,肆意强抢民女去那烟花之地!”
鸿元帝:“竟有此等事?”。
张庆和:“是,此人如今正在店殿外等候。”
鸿元帝沉思片刻,就说道:“叫他进来”。
总管太监:“宣!”
接着,众人就见一人跟着侍卫走到了殿前。
那人跪下,磕头,声音微颤:“草民李武,参见皇上!”
张庆和看着身边的人,说道:“就是他拦了臣的轿子,向臣告发此事。”
鸿元帝的视线看向了跪在刘庆和身边的人。
那是一个年轻人,但是面容憔悴,身材消瘦,头发看起来很是枯槁,也就身上穿的衣服还算能看,想必是刘庆和给他备下的。
听见刘庆和的话,那人身体微微震了一下,然后虽然微微有些颤抖,但依然声音洪亮地说道:“草民李武,参见皇上!请皇上为草民做主!为草民的妹妹做主!”
“你有何冤情?既有冤情,为何不上报当地的知府?为何非要拦朝中重臣?若有什么闪失,你如何担当?”
鸿元帝一顿话说下来,险些将李武吓晕过去,连忙磕头说道:“皇上恕罪!皇上恕罪!”
然后,急忙说道:“若非情势所逼,草民也不会、不会做出如此胆大妄为的事来!”
原来李武本是无欢城李家村的村民,家中上有爹娘,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名唤李青漪。
因生的标志,上门求亲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可李青漪为了爹娘和李武,一直未出嫁。
李武日夜不休,努力攒银子,就是为了日后能让小妹能风光出嫁。
可谁知,两个月前,有一伙人突然闯进村子里,抓走村子里数名少女。
其中就有李武的小妹,尽管李武等村民奋力抵抗,却仍没能阻止那些人将李青漪带走。
之后,李武四处寻找,遇到了相同遭遇的人,才终于知晓李青漪竟是被抓到了那等烟花之地!
为了救出李青漪,李武立刻去寻了当地的知府。
没想到无欢城的知府刘德熙贪赃枉法、罔顾律法,。
竟是和那青楼的主人狼狈为奸,给李武等告状伸冤之人安插了一个污蔑他人之罪,并一人责打二十大板。
因伤势未愈,李武始终卧于塌上。
可怜李武的那一双爹娘,日日担心女儿的安危,还要为儿子操劳。
伤好之后,李武还是不肯放弃救出小妹。
可真的是实在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
成败在此一举,好在,李武赌赢了。
“草民恳请皇上能为草民做主,若能就出小妹,所有责罚草民一力承担,绝无二话!”
说完,李武向着鸿元帝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响声回荡在议事殿内,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
谁都没想到,天子脚下竟会发生这种事。
鸿元帝面色阴沉,心中盛怒。
有人不将律法放在眼里,更是蔑视了他的皇权,这是最让他最不可忍受的。
他沉声道:“你刚刚说你无欢城的人?”
李武连忙应道:“是是,草民是无欢城李家村的人。”
鸿元帝目光微移,落到了一旁的墨成允身上。
那沉沉的目光让墨成允从心底发寒。
就听鸿元帝问道:“无欢城可是你的领地,当地官员如此作为,你可知?”
墨成允一听,猛地磕了一个头,大呼,“儿臣不知,父皇相信儿臣,若儿臣知道,断不会姑息养奸!”
鸿元帝听后脸色稍缓,却忽然听见李武冲着墨成允大喊:“他撒谎!”,他想着鸿元帝重重磕头,“皇上,允王在撒谎,皇上不要相信他!”
鸿元帝:“哦,为何?”
李武:“皇上明鉴,那无欢城知府刘德熙当初在对草民用刑时,曾说过‘你们这群不自量力地狗东西,不知那青楼是主子是谁还敢来告状!不妨告诉你们,那可是当今的允王爷!你们就趁早死了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