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辞(321)
“臣拜见皇上。”
有的时候人会恍惚,玄服帝王和红衣将军,一站一跪,几步距离,一眼望去他们相识最久,却离得越来越远。
“起身吧。”
苏辞遵旨起身,恭敬地候在一旁,从未抬过一次眼。
帝王失落地瞧着,久久沉默后,“还记得你我第一次在宫里相遇吗?”
“不敢忘。”
“可朕已经记不清了,记不清阿辞没有像小时候一样陪朕说话了,永远疏离、谦卑、陌生。”
大将军正儿八经地敷衍道:“皇上是一国之君,肩扛社稷,劳苦功高,臣民理应恭谨瞻仰。”
“可阿辞从前不是这样的,你……恨朕吗?”
“臣早就说过,对皇上,心中从未有过怨恨。”
“苏辞”,帝王一怒,又生生吞下满腔火气,叹道:“朕想听实话……今日没有君臣,只有你我。”
大将军一愣,转身目光凉薄到了极点,浮动着一丝若隐若现的杀意,“恨,师傅死的时候,臣恨……”
有一刹那,帝王的心像如同被凌迟过般,身影微晃,“那为何还有救朕?”
“师傅,从小教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付出代价,故而人要三思而后行。圣人以学识换流芳百世,臣子以政绩换君王赏识,而皇上是天子,那个高高在上的天子用臣昔年认识的小太子换了铁石心肠,换了心狠手辣,换了……天下。”
北燕帝一笑,辨不出悲喜,只是眸子幽暗如深海,悲如秋月,“你会原谅朕吗?”
“皇上能把臣当年天真和煦的小太子还给我吗?”
“……”
“原不原谅并非您所求的,您所求的无非心安,这东西臣给不了。”
“阿辞。”
帝王上前一步,却惹得将军紧接着退了一步,万里之遥仍在,心绪起伏难平。
大将军躬身抱拳道:“皇上,战事紧急,请允臣先行告退。”
北燕帝未言,两人就这么干站着,站到落花满肩头,岁月无声却不会缄默,永远在描摹人事,在诉说万物――一去不归。
只听那人低声中掺着眷恋,最后一次执着问道:“朕的阿辞还在吗?”
“陛下,这里只有将军。”
后来的后来,大将军用那个小阿辞换了小太子想要的江山……
第72章 黄雀
北燕帝在走廊下站了很久,久到不知道苏辞何时离开的。
刘瑾迈着小步子上前,好意提醒道:“皇上,天凉了,还是进殿吧。”
帝王抬眸望着骄阳枝头,伸手去接片片落红,却无一落入掌心,宛如命运巧合般翩然错过,徒惹一笑。
“朕握不到手心里的,淳于初亦然,他和朕一样,参不透别离,放不下江山,求不得……”
苏辞。
玄衣毫无征兆地一口鲜血吐出。
“皇上”,刘瑾大惊,急忙搀扶住帝王,“来人,传太医。”
与此同时,城墙之上大将军一面瞧着梁军丧心病狂的攻势,一面恨不得一耳光抽死姓陆的。
“不是让你看着他吗?人呢?”
陆非厌也是哑巴吃黄连,“谁能想到他换个衣裳的功夫,还能遁地跑了,一国之君说话和放屁一样。”
“不是让你寸步不离吗?”
“他又不是绝代佳人,我一大老爷们老粘着他干嘛?”
大将军气得抬脚一踢,差点让他断子绝孙。
陆非厌护着命根子,一脸委屈样儿,“你来真的,他跑了就跑了,咱照样能退敌。”
“你何曾见我把司徒不疑那弱智放在眼里?”
“那你怕什么?”
“怕有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梁军的进攻一直持续到傍晚,西天一线,狂沙四起,黄土与晚霞相连,南境的落日自古荒凉,青黄相间的杂草随风摆动,加上染了血色的残破城墙,景致能萧瑟到人心坎里,哀伤一片。
就在苏家军力竭、难以支撑时,梁军后方突然被一支军队偷袭,里外夹击之下司徒不疑不得鸣金收兵,撤出战场。
炎陵一身残破的盔甲,腿上一条较深的伤口不住地溢血,眉目间大喜,“援军到了。”
纵苏辞不用亲自上阵杀敌,可北燕杀神就是杆旗帜,必须立在城墙上,旷日持久的战事让她神色疲倦,脸上一片凝重,“不是。”
陆非厌一直举剑护在她身侧,额角青筋一跳,“南楚王师,楚焰军。”
一名遍体鳞伤的小将攥着一只信鸽上了城墙,“前线急报,南楚偷袭燕关,已连夺七城,如今、如今……”
大将军望着城下被楚焰军冲散队形的梁军,不由冷笑。
司徒不疑以二十万大军费劲巴力攻下燕关,又分出一半兵力远绕梅岭围了兰城,致使燕关防守薄弱,让南楚有了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