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重生在六零(174)
“可不能漏了哪个,我都给你记着呢。”
“还是闺女贴心啊,一下子过去,就快替咱们问完了。”
……
“你们行了啊,瞎起啥的哄啊?”云大队长对着他们吼了一句,接着说道,“咱们村儿这回接回来的是一男二女,三个人。年龄都不大,都是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
大家听了这话面面相觑,其中一个人问出了大部分人的想法,“这么大的孩子能干啥?难道要靠大队里养着他们?”
云大队长叹了口气,说道,“县里通知各个公社接收知识青年的时候,我就想过这个问题了。你们也别嫌这几个孩子小,就算是二十左右的好了,他也是城里的娃,也好不到哪里去。还不如这几个年纪小的呢,至少不大敢闹事儿啊。”
大家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年纪小听话,还可以慢慢地带一带。
不知道是谁小声的说了一句,“干啥要让这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下乡啊?”
云大队长眼一瞪,低声呵斥道,“打住!这样的话能说出口吗?以后你们想都不能想。质疑首长说的话,这是会要人命的。我开大会的时候,给你们讲的这样的例子还少吗?祸从口出,知道不?”
云初给云爸使了个眼色,指了指桌子。
云爸顺势看向云初手指的地方,哦,可以吃饭了啊。
“凛大哥,我想那个兄弟只是疼惜那些粮食罢了,他也不是有心的。经过这一遭,他肯定知道错了,以后不会再犯了。你看饭菜再等下去就凉了,咱们就当没听见那句话,先吃饭咋样?”云爸怕云大队长说多了起到反作用,再加上自己也饿了,赶紧出面劝解了起来。
云大队长正好也说得差不多了,正好顺着云爸递过来的梯子下来了。他板着脸说了一句,“吃饭!”
这顿饭吃得是少有的安静,大家只顾着埋头苦吃,也不交头接耳了。看来云大队长的话,还是被他们听进心里了。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是它引发的余波还没有过去。云大队长在云家的屋子盖完之后的第二天,就开了一个大会,三个知青也被要求参加了。
“现在还没到农忙的时候,我凑空给大家先开个大会。在今天这个大会上,我有三件事儿要说。”
“第一,就是思想再教育的问题。从明天开始,我会安排人教大家背诵《首长语录》,除了60岁以上的老人和6岁以下的小孩,所有人都必须学习。我不要求你全部背会,但是至少要会背30句。今年年底要是谁还没完成任务,明年开春我亲自教他。”
坐在下面的队员们知道大队长是为了大家好,他们想了想最近在镇里买东西的时候,都要喊口号了。要是自己不会喊,肯定要出事儿,还是安安份份的学习吧。
所以,大家虽然小声的嘀嘀咕咕着,但是并没有喧哗和反对。
“第二,就是让大家认识一下分到咱们村儿里的三个知识青年了。来,我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这是……”
接下来,云大队长把李二林、温如意和林梅儿介绍给了大家认识。
“这三个孩子才十五六岁,这么小就响应了国家的号召来到了咱们村儿,咱们应该理解他们、爱护他们。当然,大家以后就是一个生产队的了,即使你做不到这一点儿,也不要心怀恶意。”
就在云大队长说话的功夫,下面的很多女人们看向三人的眼光,已经充满了慈爱。她们心里都明白,啥响应号召啊,不是逼不得已,有几个当娘的愿意自己这么小的孩子,离开自己的身边啊,不就是没办法了嘛。
“最后,我要说的是种棉花的事儿。还有几天就要进入三月了,又到了咱们种棉花的时候了。去年为了养养土地,咱们种的棉花并不多,今年就多种些。从明天起,大家开始整地,为种棉花做好准备。”
“今天就说到这里,散会!”
这次开大会也是凑巧,除了远在外地的云大哥和邵铭,云初家的人倒是都到了。散会后,他们也没多作停留,直接回家了。
云二哥的院子就盖在云家小院的前面,虽然屋子已经盖好了,但是云二哥和云二嫂并没有搬进去的打算。他们俩一个月才会那几天家,还不如跟大家住在一起方便呢。
云沟村的村西头因为地有些洼,没人乐意在这边盖房子。后来还是云爸三兄弟想着三家住在一起,在村儿里又实在是没有挨着的地方,才垫高了地,在这里盖的院子。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云大爷、云二大爷家早已经分了家。云初的这几个堂哥也在周围垫高了盖的房子,再加上刚盖好的云二哥的院子,这一片才算是不那么空荡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