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绽放(305)
这个地方很美,何然说以后还要来这里,我不知道是不是这里的走婚制度吸引了他。不知道这是不是所有男人心中最向往的一种习俗。
走到杭州的时候,我们在那里住了一个星期。这里是何然父母的故乡,也算是他的老家。
当年的老宅都不在了。但这里是何然父母出生的地方,他对这里有着特殊的感情。我们就在西湖边上找了家酒店。每天都到西湖去走走。
水上人家一直都很吸引我。达里,我们真的走到了一条小街。
小街不长,一河两街,隔小河相望,沿街民居一楼多为店铺,二楼居住。街道两侧还保留着百年前的米店、茧行、布庄、孵坊、酱园等店铺。
在这里,何然或许能感觉到他父母曾经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在几十年前,那个布庄的老板娘,是不是就是她的母亲呢?只可惜,何父和何母没有一起来。不然,一定会体会到更浓的乡情。
曲径幽深的巷子,一方方青石铺路,石板缝上生出斑驳苔藓,两旁粉墙黛瓦,轩窗阁楼,墙头爬满了青藤,墙根的花草芬芳绚丽。
这里的居民都是艺术家,他们把花草种在盆盆罐罐里,摆在巷子两侧,有小巧玲珑的瓷碗,种着萌态可掬的多肉;
有简单粗朴的泥盆陶盆,开着争香斗艳的月季,有小口大肚的泡菜坛子,长着一丛丛蓬蓬勃勃的蔷薇;
有敞口水缸,三五片荷叶睡在水上;有喂马的石槽,种几株芭蕉听风雨。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繁花错落,妙趣盎然。
这条街叫小河直街,据说是杭州最后的水上人家;
窄窄的小巷,避世幽深,房屋临街开窗开门,院子都在屋后。
过路客或是游人,走在这里,都会不觉地慢下脚步,怕惊了谁家窗内的清梦。
一路走过,看一巷花开、看满墙藤舞、看蝴蝶在花丛中翻飞,令人沉醉其中,不知身在何处。
不经意间又会被隐约传来的笛声所吸引,于是循着悠悠的笛声,曲曲折折误入某个人家的后院里,后院的风景里藏着一棚葡萄架,几畦小菜,一辆单车,还有葡萄架下,坐在木秋千上吹笛子的少年……
当你为自己的失态尴尬地道歉时,屋子主人走出来,包容地笑一笑:“不搭嘎不搭嘎”。
第454章 水上店铺
这里的商铺不多,也都不大,铺面就是民居的一楼,多半是茶室、古玩店、或者工作室,屋檐下用细细的铁链挂个木牌,木牌上名字起的也都颇为文艺,被檐下的花丛半掩着,悠闲地随风摇荡。
我们在这里买了很多的纪念品,打算送给孩子们和何然的父母,还有我的父母。
这条街上的茶室一般是两层,每层三五张桌,木质楼梯,木雕隔断,木桌木椅,印花桌布,青花瓷碗。
初夏的午后,约上三两好友,临河而坐,软语轻言,品茶说事,室内茶香氤氲,窗外流水无声,仿佛轮回到一段朦胧的旧时光里。
古玩店主人生意做得非常佛系,纱门内支张木桌,几把藤椅,一把紫砂壶,博古架上摆着玉石、旧书、老物件,到这里不是买,而是淘,有眼缘的就带一件,反正你来与不来,我都在这里。与其说是生意,倒更像是隐市,来去随缘。
江南的美离不开水,水是江南的魂。
雨天走进小河直街,初夏的细雨打湿了青石板路,青苔也愈发的油绿,檐雨沿着灰瓦滴下,如串珠散落,粉墙上雨水冲刷后的深深浅浅的痕迹,灰中泛着黄。
巷道深处漫生烟云,薄雾轻笼,花儿、叶儿、藤儿蒙上细细密密的一层露珠,迷蒙的雨退去了小街的铅华,温润了一巷子的繁花。
走着走着,不期偶遇一位穿着青花旗袍的女子,撑着一把碎花雨伞,擦肩而过,款步进入巷子深处。
这青花旗袍的女子,走在雨中的小河直街,就宛若一副刚刚画好的水墨丹青,色正浓,墨正香,清新润泽,诗意唯美。再回眸,落寞空巷,却只留半巷烟雨……
我们把这条小街的视频发给了何然的父母。何然妈妈说这里就是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我们都吃惊不已。没想到误打误撞的走进了何然母亲的故居。
这一个星期的时候,我们也并不是只游山玩水了,还办了一件大事。
何然在这里买下一了间商铺,是一个二层的小楼,装修风格古朴典雅。
他打算在这里开一家字画室,主要卖字画,兼卖一些古玩。并请夏老师过来做老板。
这个主意倒是真的不错啊。夏老师的才华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何然也可以从中收益。
每年的结余他们两人平分。夏老师一分钱都不用花,所有的投入都算何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