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苗和她们的朋友(94)
禾儿没提防,回身抬头看, 也没有被发现的不好意思,反倒是高明挠挠头,觉得自己一大早来拐人家姑娘的行为很不好, 大声应一句“哦”。
谁管他冷不冷,方海无情拉上窗。
禾儿扑哧笑出声,说:“你穿几件?”
一月里头可太冷了,风一吹寒气都渗进骨头缝里,她穿着长款的呢大衣,要不是还想保留一点好看,恨不得包到脚踝。
高明穿得不多,皮大衣拉链拉着,又围着条蓝色围巾,出门得早,还戴着手套,这会摘下来说:“手暖着呢。”
简直是到发烫的地步。
禾儿满意点点头,说:“那我们去吃早饭。”
就没见过人家约会,连早饭都约上的,但对他俩来说是常事。
毕竟上班时间有事情做,晚上说不准要加班,就是今天确实算起得更早一些,连太阳都罩在雾里朦朦胧胧的。
高明把她的手揣在外套兜里,十指紧扣着,说:“喝点带汤的吧。”
“那吃小馄饨。”
端上来谁也顾不上别的,先来一大口汤,连喉咙都是烫的。
高明看她连五官都快皱在一起,说:“小心点。”
又拿勺子边搅拌边吹。
禾儿咬着馒头,说:“那你正月再出门吗?”
听上去也很可怜。
高明点点头,说:“已经签了好几个客户,但还是得我自己把握。”
他是国内的总代理,不能像开超市那样一包一包卖,那就太慢,只得在各地建立经销渠道,有些地方有员工去,但是未来的重要市场还是得自己来。
禾儿“哦”一声,眼角可见耷拉下来,说:“那你在外面小心点啊。”
高明每次都是带着员工出门的,有人就有照应,好歹不会让人不放心。
他把摊凉的汤推过去,说:“好,快吃吧,再放不好吃了。”
馄饨嘛,总是刚出锅的好。
禾儿一口接一口,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然后到小公园里溜达一圈,高明才把禾儿送到出版社。
每天早上,禾儿都是在这儿办公,她的事业现在主要是分三块,一是出版社;二是培训班;三是学生服务中心。
不过最后面这个不怎么需要管理,只要定时去检查职工工作和环境就行。
对她来说,未来的重心,还是放在出版社上。
尤其是现在大家学英语的热情高涨,年后准备陆续推出语法、口语、写作等多样教材,几位重金挖来的教师正在研究、编写。
太专业的东西,禾儿其实看不太懂,只能以学生的角度说出自己的看法。
不过也没人规定做老板的得样样都会,毕竟她要紧是会挣钱就行。
不管是哪一块,现在可是都挣着钱。
哗啦啦跟水流一样,职工满意,她也满意。
本来每天下午,她都应该到培训班去的。
但今天是例外,几个人说好要去医院,探望一下刚生完孩子的二嫂——这个称呼是大家都跟着王月婷叫的,不然连名带姓总有点不合适。
眼看快十二点,禾儿确认上次买的金手镯就在口袋里,这才往楼下走。
高明过一会才到,毕竟他刚从外地回来,公司也有很多事需要处理。
他一到就说:“中午吃什么?”
感觉才吃完早饭没多久,一眨眼又是午饭。
禾儿莫名嘴角抽抽,说:“那吃面吧。”
得是西北老板开的,上头放大块的肉,再放上一层辣椒,能从脚底板都出汗。
高明喝下一大口汤,被呛得咳嗽连连,缓下来说:“你昨天是说,有买礼物吧?”
他这一早上忙得晕头转向,怎么感觉有听见,又像是幻听。
禾儿发出一个鼻音,用筷子把面卷好,说:“我妈说‘你们送你们的,都行’。”
两家的关系近,一般人家的话,大人送一份就行,但他们肯定不能这么做,情愿礼数再足一点,也不能叫人说不好。
这种人情往来上的东西,还是得长辈说的话更算数。
高明也没说别的,掏出钱包推给她。
单看上去,就是鼓鼓囊囊的样子。
禾儿斜他一眼,索性整个揣自己包里,说:“这么爱给,不如全给我。”
听上去像是又要骂人的样子。
高明不是那个意思,到底他是男人,不用自己去挑已经是坐享其成,说:“身份证给我就行。”
要紧的就这一样,现在很多地方已经不用开介绍信,要是去外边,这就是最重要东西。
禾儿当真抽出身份证给他,一言不发吃面。
高明捏着那张孤零零的卡片,想起来说:“钱包是你送我的,总不能也收回去吧?”
禾儿一下子没憋住,笑出声说:“王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