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神手札(87)
那姑娘既不在封地也不在玫瑰宫,只可能放在旧宫;
旧宫是什么地方,下面就是影子城,十有八九被送去培养成拉稞德的贴身护卫。
拉汶德皇帝的名誉之剑,给了当时只有十四岁的继皇后,继皇后随他初到纳安王都时,肚子都大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
“我纳安帝国虽国富民强,但历史尚短,颇有蛮荒之仪留存……”皇太子高坐于主席,对圣法师道,“我身为储君,自然要忧心国家的未来,而不是天天打来打去,拆东墙补西墙。”
“皇太子心系国家未来,定是爱民的仁君……”圣法师道,“纳安帝国确有些习俗蛮荒了些,有损大国之风。”
“我纳安帝国常年备战,缺少壮年男子。我父拉汶德皇帝乃百年明君,停止扩大领土,休养生息,让百姓得已安家置业,青壮年男子终于充裕起来。
这些没有遗产得不到家族庇护的私生男子,除了参军,实在是没有其它出路……”
皇太子痛心疾首地扶额,“不怕法师笑话,哪怕是我们贵族家里的私生男儿,不去打仗,连糊口的钱财都没有。”
“这倒是让我们意外,若是在别国,即使不是婚生子,也能得些安家费用。”
皇太子叹息:“这是祖上立的规矩,私生子可以接受教育,但成年之后,只能靠自己博取前途。
不是说这规矩不好,祖上立的,定是有当时的不得已。我也是当父亲的,也有不是正妻生的孩子,谁真的舍得让自己的孩子流落街头呢?”
“皇太子的意思是?”
“风明城以珍爱天下生灵为本,我希望法师们助我为非婚生的男子们争取点未来。让他们免去只能打仗糊口的辛酸。”
“皇太子真是仁爱慈悲,纳安帝国有如此储君,成为千古大国也是之日可待。”
“法师知道三川堰么?”
“当然,三川堰本有许多供奉风明城的心善之人,震灾夺去生灵无数,我等曾申请前往灾区相助,却未能获得许可。”
“法师仁慈,实不相瞒,此次赈灾之事,本是由我的下属负责,我提意请风明城相助,被小人从中作梗,未能如愿。”
“听闻前往赈灾的是很年轻的公爵。”
“是先皇,我祖父的幺子,才成年不久。祖父老年得子,特地嘱咐我父亲关照他。
我父亲勤于政务,哪里看得了幼童,便交给我继母抚养。法师不知,女人,对过继而来的孩子,特别容易纵容。这不,我的小叔叔被惯养得无法无天……”皇太子悲愤地道,“身为公爵,皇家之后,王都府里养着那么多貌美如花的情人,还在自己封地里横冲直撞,干出了强抢民女的勾当来。”
“这……”圣法师不知皇太子提起此事为何意。
皇太子叹道:“我这小叔叔也知道上进,他接手后三川堰灾后虽有疫情,但也勉强控制,百姓善良,军队忠诚,虽有种种不满,齐心协力撑了过来……”探身对圣法师道,“就是我们这小公爵,太年轻,太着急,找了个土匪头子压迫本地百姓。”
圣法师惊讶道:“竟有此事?”
皇太子眼角噙泪:“他还提意给土匪头子和他的手下编制,正式成为纳安帝国军队的一部分,专门负责三川堰本地的治安。”
“容我愚钝,记得三川堰的统军是皇太子掌管,他这么做不合适吧。”
皇太子赶忙摇手:“三川堰统军是我旧部,纳安帝国统军效忠的是我父亲,我身为储君,要为父亲分忧。”
“这位年轻的公爵,在有纳安统军的地方另行组建军队,让人觉得不安啊。”
“自从三川堰成为我纳安领土,百姓颇为不满,这我知道……”皇太子正色道,“他们的方言晦涩难懂,派去的纳安官员很难和他们沟通。话说不明白,人心自然离得远。
我这小叔叔初衷必定是想让当地人负责治安,让三川堰的百姓安心放心,我们统军也能减少负担。”
“皇太子仁爱。”
“但我这小叔叔实在是太年轻,不知人心险恶,误把那土匪当成了三川堰民间流传的英雄,这才提意让他效忠纳安,保护三川堰安全。”
“皇太子英明。”
皇太子起身,立即有侍从搬了把椅子放到圣法师面前,皇太子安然坐下,诚恳地道:“对于三川堰本地的人来负责治安,这个主意本身,我特别赞同,我父亲也觉得合适。但土匪头子,不好。”
圣法师坦然道:“皇太子所言极是。”
皇太子低声道:“我想请法师引荐个人。”
“皇太子请讲。”圣法师微笑。
“三川堰之主全家殉国,但他的孙子还在……”皇太子目光如炬,“他们全家是世代供奉风明城的信徒,相信你们还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