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明月(66)
刘长捷告诉糜海仓,定购茶叶的关键是认茶、识茶、辨茶,了解各地各种茶叶的茶园价、销售价和运输费用。
销售茶叶的重点是确定消费群体、寻找大客户、分装和定价。
姐夫对海仓说:“这其中,认茶、识茶、辨茶是最难的,有的人和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也不敢说自己对任何一种茶叶了如指掌。
“我就从喝、看、泡三个方面教你认识不同的茶叶。从今天开始,每天帮工们开工的时间,你先在分装场学习茶叶分装、包装。
吃完早点后咱们泡两种红茶或乌龙茶一起喝,中午饭后泡两种不同的绿茶一起喝,晚饭后再泡两种不同的白茶或黑茶一起喝,你仔细品尝其中的细微差异,并逐步判断哪种是好一些的,哪种相对差一些,我再告诉你现在大致的茶园价、大致的市场价。
等你和你父亲商定将来经营哪几种茶叶之后,我们再有针对性地了解、认识它们的特点。
当你通过看、喝就能大致判断出一种茶叶的产地、年份、市场价格的时候,我会带你或安排行家带你去相关的产地实地考察,论质量、谈价格、定茶场、谈运输和付款结账等各种细节。”
姐姐家主要经营三种茶:江苏苏州洞庭碧螺春、福建武夷山九龙窠大红袍和福建福鼎白茶。
糜海仓首先到了姐姐家的茶叶分装场。刘家的茶叶分装是由刘艺分管的。
刘艺是糜海仓姐姐的大儿子,刚刚娶了媳妇,夫人家也是茶叶世家的小姐。
结婚没有几天,小两口就明里暗里和母亲表示想分家单过,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翅膀硬了。
但是,父亲刘长捷早就给他们兄弟三人刘艺、刘苋、刘芃交待过,等他们全部结婚后才考虑分家的事。
刘艺的岳父老顾和父亲是生意上的老搭档,是东洞庭山碧螺春制茶技艺的传承人。
顾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因此制茶技艺自然不可能传给女儿。
但这顾氏从小耳濡目染,品味、识别碧螺春茶的本领十分了得,而且酷爱茶艺表演,讲起茶来更是头头是道。
刘艺知道,他们三兄弟中,母亲最喜欢二弟刘苋。刘苋自幼身体不太好,母亲自然关怀多些。
自打他哥俩进入私塾,先生告状的总是他刘艺,而先生夸赞的总是刘苋。
现在就连三弟刘芃都已经在自家的茶肆里当学徒了,而那刘苋在考取秀才后又开始了新的赶考历程,还在家里吃闲饭。
但是,他是老刘家的第一个被人称为「先生」的人,无论老大老三有多么的不愿意,父亲母亲肯定是愿意在这个儿子身上花大价钱的。就连娶亲,也是托媒人瞄着大户人家。
给刘苋定下来的是林家的姑娘。
林家曾经有人中过举人,现如今也是商贾之家,主要是做佛像、香炉、香烛,特别是高档的檀香、藏香和沉香。
买卖一直不温不火的,只是听说林家有人在朝庭里当差,虽然他们很低调,但从无锡当地的衙门、寺院和官员们都时不时地来照顾一下他们的生意来看,应该是个实权派,家境确实挺殷实的。
这林姑娘不喜女红,倒是对吟诗填词有些心得。早年间启蒙时和刘艺、刘苋投在同一个先生门下。
那时刘艺年龄最大,有些浑,经常欺负小师弟师妹。而刘苋就比较会来事,每次哥哥欺负了人,他总是私底下拿些肉干、麻糖什么地来安抚人家,很得人心。
再说因为身体的原因,男孩子们玩的那些攀高爬低的游戏,他是不轻易尝试的,往往是和这些姑娘们在一起玩。
姑娘们把他带得有点女孩子家家的,但他也真让几个姑娘喜欢上了吟诗填词。
这中间,受他影响最大的当属后来成了他夫人的林家姑娘林砚娥。
林砚娥原来是叫林艳娥的,改名是她自己的主意,但也与刘苋有些瓜葛。
刚入学时,先生问大家有谁来之前就认识字?
能投在这个先生门下的可都是些有头有脸人家的公子小姐,还真有那么几个已经认得些字的。
先生再问有谁会写字的,就只有刘苋和林砚娥两个人举起小手了。说着,先生就摊开纸,让他俩上来写写自己的名字。
刘苋的字少又简单,自然很快就写成了,而林艶娥的字又多又难写,站在那儿手还抖得厉害,硬是把一个艶字写成了个黑坨坨。
先生让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念出来,解释一下。只见刘苋像讲故事一样说得头头是道。
“我叫刘苋,苋菜的苋。爹娘为什么给我起这个名字呢?那是因为我和苋菜有很深的缘分。
“小时候,我经常目赤目痛,喉咙也是哑哑的,邻居几家商铺的小孩子都不愿意和我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