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故乡明月(528)

作者:樱花荷塘 阅读记录

在运筹谋划的过程中,糜清山和糜清水商量后认为,在这次归葬的亲人中,最后一个逝世的父亲也已经有三周年了。

按照当地的习俗,先人走后超过三年,再办纪念活动的时候是按照喜事来办理的。

因此,这次请散布在两岸五地的故去亲人魂归故里,对糜、邹、黄家来说应该是件大喜事,无论是墓穴的修筑还是碑石的篆刻,都是在喜庆的气氛中完成的。

对于糜老太太明如月来说,她比任何人都期待这一天,她比任何人都乐见「全家」大团圆。

众人散尽,糜老太太明如月迟迟不愿意离开,糜清山、许若尘,糜清水、薛梅寒和糜子若、糜子雪跟着。

邝大军扶着糜清秀,邝小兵掺着姑奶奶糜维乔也寸步不离。

明如月缓缓地来到糜传家的坟前坐了下来,她也不看他们任何人,自顾自地说道:“清丽的事我早就预感到了。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怕我受不了。其实,我从冉州到上海、再从冉州明家嫁到梁州糜家,眼看就要一百年了。

这一百年可以说看惯了花开花落,也见惯了悲欢离合,我比你们想象的要坚强得多。

别的我也不多说了,今天,你们都是糜家的嫡传子孙,我只想对你们说,有的人死了,可总有活着的人惦记着,有的人活着,可大家总也想不起来他。

你们在外面没有见识过,每当逢年过节,咱们家的祖坟里总会有人来上香、献花、洒酒、摆贡献、放鞭炮,特别是你们太爷爷和爷爷的坟前,总是香火不断。

现在,就连你们父亲的坟前也是这样了。这说明了什么?

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播撒了善和爱的种子,那些种子在生根发芽,在开枝散叶,在开花结果。

你们现在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干什么,都要有一颗善心,都要关心身边的人们,该伸手的时候搭把手,能出钱的事情出点钱。还是那句老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沉静了好一会儿,明如月继续说:“清丽的安放问题你们要仔细考虑,我的意思是让她尽量挨着腊佳姑奶奶,四姑奶奶应该是最懂清丽的,让她们互相作个伴吧。”

糜清山上前轻轻拉着奶奶的手说:“奶奶,这次本来想一并考虑清丽的问题,但考虑到亲人们好多不知道清丽的事,她也是最小的一辈。

后面,我们会认真按奶奶的意思来办的。现在,最最重要的是您老人家的身体。”

“我知道你们越来越担心我,其实呢,我心里现在非常平静。抬眼望去,还有什么人能如我糜老太太这么幸福、这么美满的人生呢?

我别无所求了。你们把事业干得越大,我就越高兴。你们能为了事业跑得越远,我心里反而更踏实。我这里有维乔一家、有清秀一家就挺好的了,你们都放心吧!”

糜子雪蹭到太奶奶跟前说:“还有我!”

明如月搂过糜子雪说:“对,还有我的小囡囡!”

……

女儿糜维乔和孙女糜清秀成了糜氏汤料配方的最忠实拥趸,学得也格外上心,格外仔细。

很快,就连糜老太太自己也不能分辨出哪些是她自己做的,哪些是维乔和清秀做的了。

这也使得明如月对她平时总也不踏实的传承的话题彻底放下了,在她的内心深处,生活的传承是具体的,她最关心的其实是糜家人精神的传承。

明如月的生活节奏越来越慢,也越来越规律了。要不是糜子雪坚决不回上海去的话,也许她的生活会完全按照自己的生物钟运转。

现在,每天一大清早,她已经把给重孙女陪读作为她最最重要的事情了。

从《诗经》、《论语》到《老子》、《孟子》,再学一次,学透一点。

从给囡囡当先生,到和囡囡成为平等交流的学友,都让明如月这个八十多年前大上海的师范专业太学生有了从未有过的巨大的成就感。

糜子雪刚开始频繁地背着太奶奶给在上海的爸爸妈妈打电话直接说出太奶奶可能不会太久的话时,糜清水和薛梅寒虽然嘴上说她胡说,内心里还是突然紧张起来了,毕竟奶奶已经是快满一百岁老人了。

糜清水和薛梅寒知道哥哥嫂子的时间没有他们这么自由,他们决定回家仔细观察之后再和哥哥嫂子商量。

回到菊花岭,在讨论奶奶的健康问题上,糜清水、薛梅寒和姑姑糜维乔、大姐糜清秀都把糜子雪和邝小兵当作大人来平等对话的,因为太奶奶在这两个重孙子面前最放松了。

糜子雪说出了和太奶奶相处的点点滴滴,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太奶奶的变化。

用她的话来说,好像太奶奶心里没有什么惦记的事情了,总是催促她回上海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