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明月(365)
这几年在队伍上受到的训练和教育,更是养成了在长辈面前也站着说话、应答式交谈的习惯,总让人感觉他还没有把糜家当成自己家的意味,老太太有一次终于憋不住了说:“我那孙女菀佳到底是不是你媳妇?你是不知道她的情况呢还是压根就不关心她?”
黄满铤也只能笑笑说:“她真的啥都挺好的,就是忙。”
糜菀佳主要是忙两件事。一件是带领护士们护理伤病员,一件是培训从各个部队的医疗队送来的新护士。这让糜菀佳一下子成了名人。
糜菀佳的性格随她的母亲茶花妈妈了。
糜海仓陪老娘带着全家老小到梁州的时候,原来是打算让茶花带着三个孩子一起迁移的。
但是,由于糜佑家在自己的身份认同上有心理障碍,正好又处在「半大小子」的心理逆反期,糜海仓也就由了他,同意他和母亲茶花留在冉州。
在菀佳和蕊佳的走留问题上,糜海仓是最揪心的,带她们去梁州,母爱会缺失,留她们在冉州,就没法感受父爱和大家庭的温暖。实在难以取舍,只好尊重她们自己的意见。
茶花一个女人带三个孩子,虽然是衣食无忧,可她还是既要扮演「老母鸡」的角色,有时又不得不如同一只好斗的公鸡。
日子久了,作为长女的糜菀佳了也难免有些强势,甚至有了些刺猬的感觉。
因此,当茶花听说本来要介绍给黄家老三的女儿自己看上了黄家老四,一点儿也不觉得惊讶。
糜菀佳精湛的技术和泼辣的风格正好适应了部队的风格和要求,用傅小童的话说,她天生就是当兵的料。
经她培训指导的护理人员很快在八路军各部队基层野战医院和医疗点发挥了突出作用。
一时间,糜菀佳这个名字传遍了敌后抗日战场,甚至引起了延安方面的注意。
让糜菀佳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报到的通知是电话传达的。刘天佑政委接到电话时觉得有些突然,目前自己的医疗点虽然只是个后方医院。
但是,转过来进行康复治疗的伤病员还是很多的,任务非常繁重。
特别是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更何况,目前,糜菀佳同志的地位和作用几乎是无法替代的。
刘天佑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干部调动是命令,不可以讨价还价。
一方面,自己这里人手也是严重短缺。再说,放新婚不久的糜菀佳走了,不是人为制造两地分居吗?
刘天佑想再问问具体情况,说说情,说说自己这里的难处。
西安办事处的答复让刘天佑根本没有开口讲条件的余地,也没有了说难处的勇气。
原来,西安方面是执行延安的命令,护送糜菀佳同志到延安去,听说职位是八路军卫生学校的教官。
刘天佑知道,以他的见识,再没有比糜菀佳同志更合适的卫校护理教官了。
不过,他还是壮着胆子汇报了糜菀佳和黄满铤同志的个人困难。
补充命令比刘天佑预料的要快得多。就在刘天佑和搭档刘石头分析各种可能性的时候,西安方面的电话又来了,让黄满铤同志和糜菀佳同志一起到西安报到。
刘天佑和刘石头原来还打算用「没有人陪同糜菀佳同志,一个女同志单独行动不安全」为借口以拖待变,再以「不要人为制造两地分居」来说服上级放弃调糜菀佳呢,看来弄巧成拙了。
不仅时间上没拖成,还搭上了另一员得力干将,小两口一起行动,安全问题自然也不成问题了。
糜菀佳的工作交接相对简单一些,黄满铤就不一样了,光是选择合适的人就够刘天佑和刘石头头疼的了。
虽然黄满铤所有的工作都是组织行为,但毕竟其中由于他和糜家的关系,很多支持者是只认他的。
现在突然换人,如果再没有时间让黄满铤带着继任者拜访一下这些金主,势必会对军需物质的募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思来想去,看来眼下只能让年纪尚小的黄满鑫来接替黄满铤了。
糜菀佳和黄满铤去延安的消息是黄满鑫带回菊花岭的,同时带回来了菀佳给父亲的一封信。
亲爱的父亲大人:
您好!
给奶奶、妈妈们请安!问哥哥、嫂子、姐姐、姐夫们好!亲亲两个小侄子!
我到部队上后,被安排在医院工作。每天的任务除了和姐妹们一起护理伤病员,就是培训从各地部队来学习的新兵和民兵。
工作不累,可是时间总也不够用,就连晚上也是很晚才能休息。
加上满铤可以经常回菊花岭,把我的工作、生活情况向家里报告,我也能及时知道家里人的基本情况。因此,没有及时给家里写信,还请父亲大人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