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故乡明月(273)

作者:樱花荷塘 阅读记录

听说侥幸逃脱了百余人,入川了。管他呢,只要不在老子的防区滋事,由他们去吧。毕竟都是咱们梁州自己的子弟,希望他们迷途知返,也算我马某积积阴德吧!”

“侥幸逃脱了百余人,入川了。”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消息。

糜海仓的真实目的不是给马伯略显摆的机会,而是要寻找岑前残部的下落。

马儿崖处在米仓山怀抱之中,这一带终日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所产的鲜茶叶质量上乘,是糜海仓制作高档绿茶午子仙毫的首选毛茶。

从「马儿崖事变」前一个多月,岑前的队伍就开始给糜海仓送了大量的优质春茶。

现在茶叶制出来了,糜海仓想着要让岑军长的部队拿到他们应得的收益。他知道,这是一支真正关心老百姓的队伍。

马儿崖正好在米仓道上,离荔枝道也不太远。如果岑军长仅存的有生力量要入川的话,走这两条道撤离的可能性都是很大的。

糜海仓决定派遣黄满铤带两个完全不知情的伙计,以察看商情的名义走一趟。

黄满铤的命是岑军长救回来的,他当然对这支队伍有特殊的感情,迫不及待地想找到他们,甚至他也想加入这个队伍,加上他糜家伙计的特殊身份,沿途的老百姓会买他的账,马伯略的人马也会给他面子。因此,他的行程是比较顺利的。

经过黄满铤的打探,糜海仓大致知道了岑军长撤离到四川的人员的下落,并和他们建立了比较可靠的联系。

虽然盐和茶是送不成了,但是,通过中间人汇兑一些银子还是没有断过。这次自己亲自带黄满铤去,就是要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一路上只有糜海仓和黄满铤两个人。几年的主雇关系下来,他们处的更像是父子了。

特别是在和岑前的队伍的联系上,甚至比跟儿子糜传家走得更近些,几乎无话不谈。

糜海仓想听听黄满铤对时局的判断和自己下一步的打算。

黄满铤说:“原来我对他们的看法是因为他们救过我的命,可能更感性一些。但是,通过后来和他们的接触,以及马儿崖周围百姓对他们的看法,特别是他们幸存下来的那些人撤往四川沿途百姓的看法,我是越来越敬佩他们了。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仁义之师吧。他们在马儿崖的时候对百姓秋毫无犯,就连撤离时那么艰苦,依然要求所有人员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依然是悄悄一家一户归还了借百姓家的东西。

我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说,沿途除了几名重伤员不治身亡外,其他人都顺利地和川北红军汇合了。

我看,他们迟早要成事,要成大事。我也想加入他们的队伍,现在就是不知道怎么和哥哥弟弟们说。”

糜海仓深思了一会儿说:“你的感觉是对的,至于你是不是要加入他们的队伍完全由你定。但是,有一点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不管你是跟着我们干,还是到队伍上去,家里的宅基地我都给你留着,你们兄弟盖房子时,我支持一下给你也盖上,将来不打仗了,只要你愿意,回来继续干这个营生,也有个栖身之所。”

黄满铤激动地说:“谢谢伯伯!那这次您去见了他们首长,就帮我美言几句,争取让我加入他们的队伍。”

糜海仓笑了笑,催他再快些走。

在宁羌,他们约好的地方叫棋盘关。

宁羌处在川陕两省交界的地方,看起来有点「两不管」的劲儿。

棋盘关虽然处在宁羌县城南不远的地方,毕竟马上就要离开他的防区了进入四川了,也要相对荒凉些。

但是,由于地处金牛道的重要节点,马伯略还是相当重视这里的防务的,糜海仓担心驻军的长官认出他,是不好在此停留。

见面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直接围绕「队伍需要什么帮助、怎样联络」这个主题交换了意见。

队伍上来人跟黄满铤比较熟悉,说是见过糜老板,可糜海仓没有印象了。但是,他们有互相信任的基础。

部队的来人提出了盐、茶、药等物质上需求和可能继续向西向北的前进方向,糜海仓除答应立即派人往他们目前打游击的剑门关地区送物质外,还向部队说明了糜家在甘肃、青海的店铺和合作商家的地址、联络人等信息。

当即定下来的还有黄满铤的入伍问题。只是让他们没有料想到的是,部队给黄满铤的任务不是直接去打仗,而是充当与糜家的联络员和部队的军需官。

这让黄满铤和糜海仓都非常高兴。

事情进展的顺利程度超出了糜海仓的意料,他对黄满铤的能耐有了更新的认识,也更加喜欢这个伙计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