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明月(185)
刘长捷自己是没有这样的见识的。只是,他从辛亥革命前后老岳父对形势的判断、国共关系破裂时糜海仓对形势的判断看,他知道糜传家这个内侄对眼下形势的分析一定是有充分依据的,一定是为他们刘家好的。
他也知道,他老了,老二老三可能还能听他的,老大这个混市场的老油条,真不一定听他的。
再说了,老大和老三一但分开,没有老三,老大的茶叶就没有品质保障,没有老大,老三的好东西就没有市场,他们刘氏这个茶叶品牌也就走到了尽头。
刘长捷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糜传家仔细分析了姑姑家的几个表哥之后,他决定还是先和二姐夫刘芃好好聊聊这事,至少要让他们有个思想准备。
这些年媳妇美佳和丈母娘文氏的行事方式深刻地影响了刘芃。他对媳妇甚至整个糜家人的意见是非常重视的。
姑姑家的晚宴结束后,糜传家借送两位妈妈去四姨娘文氏那的机会,约了刘芃。
听了糜传家对时局的分析,刘芃对这个当年还天真地想娶自己妹妹的小表弟、小舅子刮目相看了。
眼下自己也是要当爷爷的人了,他能理解岳父糜海仓对他们的心思,他非常感谢糜家总是关键时刻没有把刘家当外戚。
他对时局可能会越来越差,甚至可能会恶化的判断是认可的,他也支持「现金为王」的生意理念。
但是,如果不到万不得已,就让他们下决定撤离,也确实是不现实的。
刘芃说:“我现在面临两个方面的难题。一是家庭的茶叶产业,从种植、制茶到销售是一个完成的链条,我只负责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全家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停下来,整个生意就没有办法做了。
我不能单独行事。二是即使要撤,往哪儿撤?
如果发生东北那样的事情,到时候可能会形成难民潮。真可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和岳父大人在梁州算是站稳脚跟了,万不得已之时,可以考虑是让我岳母、美佳带着孩子们去避一避。
如果现在要在梁州那边考虑基本建设的话,我们兄弟几个再和父亲商议一下,必要的话我们之中至少派一个人这次和你们一同去趟梁州实地考察一下,看能否生意、生活都兼顾上,既做临时打算,又做长期准备,不知老弟以为如何?”
听刘芃这么一说,糜传家还是对父亲当年的眼光表示钦佩。
现在看来,即便是一母同胞的三兄弟,性情和价值观也是大相径庭的,父亲真是没有看错这个三外甥。
糜传家站起来握住表哥的手说:“还是姐夫想得周到些。明天我们就要回邗州去了,而且打算直接把何妈妈和荷佳姐姐的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带到梁州去。
我们预计在邗州停留3天,如果你们要去梁州考察的话,我们就在南京汇合吧。
刘家的家庭会议还是比较民主的。刘长捷和糜海青都上了年纪了,他们在家里对三个儿子,特别是长子刘艺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但是,他们对娘家弟弟和侄儿的意见是非常重视的,他们寄希望于二儿子刘苋夫妇和三儿子刘芃夫妇能发挥主导作用。
刘长捷重新说明了糜传家代表糜海仓表达的关切后,刘艺还是一如既往地说:“我们就是个商人,就是个小小老百姓。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
现在国民党、共产党也在打仗,对我们又有多大的影响?
日本人来了又会怎样?日本人也是人,我看人家日本人在许多方面比我们还强些。
管他谁来呢,我们凭技术和力气挣钱吃饭。再说了,我们有糜家这么个在梁州的亲戚,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在内地都没有亲戚吧?
真的日本人来了,他们就不活了吗?
反正我是不走,管它呢,谁给我钱我就把茶叶卖给谁,我就跟谁做生意。跟日本人做和跟大不列颠、法兰西、德意志做生意有什么两样吗?”
刘芃不耐烦地接过话来说:“舅舅和表弟他们说的是极端现象,是说如果日本人向对待东北三省一样,占领我们这里后怎么办?
真是那样的话,我们就变成二等公民甚至是亡国奴了,还有资格和日本人平等地做生意吗?
到那时候,我们这茶园、茶场、茶市都是日本人的了,就连人也是日本人的奴才了,你挣谁的钱去?
况且,舅舅他们说的是万一,是让我们有思想准备和一定的物质准备,我们总不能把人家好心当了驴肝肺吧!
我们将心比心,真要是我们一家人投靠到梁州舅舅家了,人家能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