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明月(129)
江树恒首先想到的是包装。
他在大上海的茶庄里当伙计的时候,高端茶叶的包装通常是陶瓷、木器和刚刚时兴起来的洋铁皮盒子。
木盒轻便、造型多样,抗摔打,显档次,最合适做高档包装。
洋铁皮盒子首先被他否定了,虽然它的优势是不会烂,但缺点却是极易变形。这么长途的骡马驮运难免摔打磕碰。
江树恒想到了牛羊皮。虽然茶叶是最怕异味儿的,但牛羊皮如果处理的好是没有什么味道的。
而且,经过锡箔纸密封的茶不容易被串味,更何况牧区的人们是非常喜欢闻那种味道的。
他决定让皮货商按自己的想法制作几种独具羌藏少数民族风格的皮质包装,去西宁和格尔木试试路子。
如果成功,就在当地请皮毛手工艺人照样制作,就可大大降低成本。
瓷器是最上档次的,可它太重了,骡马驮运成本太高的,江树恒想试试船运。
他想亲自走一趟长江、汉江,从羌地经甘南到青藏地区的新路子。
最艰难的当然是说服青海马帮走一条他们完全没有走过的新路,而且有相当一段是行走在民风剽悍的羌藏地界。
最后还是由糜海仓出面,以负责全部生活费用和如果延时,每多十天每人补一两银子的代价,与马锅头达成协议。
当二百件皮制的包装、三百件木制和五百件瓷器包装上都印上了糜氏茶业自己的字号的时候,糜海仓还是有些激动的,虽然他不知道女婿的这个尝试能不能赚钱,但他看到了糜家从盐业转向茶业成功的希望。
从冉州出发,沿长江经九江、汉口转汉江,经襄阳、旬阳,船入古蜀道的陈仓道,一路全是逆水行舟,自然速度上是超不过骡马队的。
江树恒自己押着这些包装和部分高档茶叶乘船西行,让三哥江树恪带着邹宝柱跟马帮走这条路陆路出发,到了初汉三杰之首张良的安息地留侯庙,再一边休整,一边租用当地的骡马等候水路的货品。
因为是初次边探路边前行,马帮到留侯庙等了四五天江树恒的船和货品才到,虽然多付了些车马店钱,但江树恒还是很满意的。
上岸再出发的时候,江树恒和马锅头商量着带了许多上好的白酒,预备着打点羌藏地界的土匪路霸。
有了物质和思想上的准备,虽然还是生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意外,但经过近两个月的艰难跋涉,江树恒终于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西宁。
高档包装的茶叶受欢迎程度比他预想的还要热烈些,即使是他抬高了不少的价格依然和五个当地茶庄签订了契约。
出发的时候,糜海仓就和江树恒交待过在当地制作皮质和木质包装的事。
到了西宁,江树恒很容易就找到了制作民族特色的牛羊皮包装的合作伙伴,而且造价要比在冉州制作便宜的多。
寻找木包装制作的事卡在了木料上。糜氏茶业选择的是生长于南方的硬木制作的,木纹漂亮,木质坚硬,耐存放,不变形。
但西北的林木以松柏和杨树为主,很难找到硬杂木。经过和当地木器商人商谈,江树恒决定在木质包装外,请当地艺人手绘民族特色彩色图案,来吸引当地消费都的兴趣。按照这个思路试制出来的五十套样品很快销售一空。
一连串的成功让江树恒的胆量一下子大了起来,还没有回到冉州和岳父评估此行的效益,他又产生了两个新的想法。
一个是关于瓷器的。江树恒从景德镇订制的五百套瓷器茶叶包装经过陆路马车运输、水路船舶运输和山路骡马驮运,总计达近四千里的长途跋涉,损坏的竟然不足十分之一,他想把生意从茶叶扩展到瓷器贩运。
一个是关于马帮的。江树恒和当地茶叶经销商签署的契约,已经远远超过了目前这个马帮的运送能力,他想让马帮承担从汉江的褒河口到西宁、格尔木的转运事务,而不必再跑到祁门去了。
在算过细账后,马帮认为,他们由一年两趟变成一年四趟甚至五趟,每次都只在离家不远的熟悉地域往返,银子可能比原来挣得还多些,他们当然是愿意的,双方一拍即合。
江树恒和马帮一起以最后一次的名义返回祁门和糜海仓说了他们的想法后,糜海仓暴跳如雷。
这一阵子,官府时不时地打探江树恒的行踪,多多少少和江树恒张扬的个性和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关系,本来就对女儿、女婿的安全有些担心的糜海仓,决定对女婿的大胆妄为小题大做一下。
作为世代经商的大户人家的主事,他当然不光算经济账,他要让江树恒知道,有些事,稳妥比偶尔的赢利更重要,有些事,特别是经营决策的事,只能由他说了算,这是他的权力范围。别人可以提建议,但绝不能替他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