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榜之后(10)

作者:大胖儿子 阅读记录

一家人围在一块吃饭的时候,父亲总是埋头扒饭,不吭不响;母亲和大哥商量着给猪仔购买饲料的事儿;小妹边吃边看电视,口里不时地嘟嚷着坏人如何诡计多端好人如何蒙在鼓里;只有青海吃得飞快,也不知有没有填饱肚子,一阵风卷残云,五分钟不到便撂下碗筷出门溜达去了。

他通常会来到村子后面的池塘岸边,斜倚在一棵大柳树上,或者闭目沉思,或者极目远眺,眉头褶皱得像一个耄耋老人。村民们都议论说:“青海没能考上大学,是不是想自寻短见啊!”

对于自杀,青海曾也有过这样的念头。其实人人都有过自杀或寻死的念头。人生失意事常□□,选择死亡来逃避现实以求解脱,亦属正常之举。但是青海却从未这样做过。他恐怕连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无。他不是不想死,他是不敢去死。

有一个时期,他处处碰壁,事事不顺,母亲责备他,老师排斥他,同学孤立他,甚至连自己的意中人周小麦都有意无意地冷落他,导致他觉得人生无常前途灰暗,他思前想后犹豫再三,横了心一死了之,一了百了。

可是死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方式得比较雅观一点。服毒不行,口吐白沫的难看死了。投河也不行,尸体不见天日还好,万一被打捞上来,八成都鼓胀得大水包似的,肯定引得围观群众指手划脚,丢人死了。

割腕、剖腹更加不行,不仅过程痛苦难捱,而且事后血流成河的,恶心死了。所有能够致死的方法全部分析一遍后,“自缢”这一方案脱颖而出。它只需要一条绳索即可,而且省时省力,可保全尸,流传开来,影响也不会太过恶劣。其次是时间和场地问题。时间宜选在清晨或夜间,理由是相对安静一些,不会惊动他人而影响自杀的效率。地点当然得在户外,田野里到外有枝繁叶茂的树木,不愁吊不死人。

最后得顾虑到死后的反馈。是不是亲者痛仇者快,是不是生活依然平静、社会依然和谐,是不是周小麦会一抹悲伤的泪水,诸如此类,这些都是他很在乎的。他写了一封所谓“遗书”,耗费了一整个通宵。

他在遗书的结尾处这样写道:“爸,妈,大哥,小妹,我要走了。这次我会走得很远很远,或许以后你们再也看不到我的面容,听不到我的声音了。这个世界没有我的梦想,也没有我可以躲避的地方。我每天都生活在苦闷与矛盾之中,我累了,我想休息了。你们要保重,答应我,必须好好活着。”

本来事情一切进展顺利,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只等着脑袋一耷拉,尘世间的种种烦忧都可以抛之脑后、烟消云散,不料就在脖子伸进绳套圈里的一刹那,他却害怕了,胆怯了,退缩了。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去做,不能就这么轻而易举地结束掉宝贵的生命,否则不但父母亲人们瞧不起他,即使周小麦定然也会嗤笑自己的幼稚和愚昧的。其他人的看法他可以不去在乎,周小麦的看法却不能不在乎。

就这样,一场精心策划的自杀事件由于他一时的“良心发现”,而被他亲手捏碎了。自此而后,他再也没有想过“自杀”这个充满无知和无能和字眼。

青海想不到周小麦也会落榜,做梦也想不到。青海是知道周小麦的高考分数的,他曾打电话询问过她。当时周小麦一字一顿地告诉他:“五百二十分,不多也不少。”他想,这是高分啊,进入大学绰绰有余啊。

不过实际情况却是,进入一般大学自然不费吹灰之力,可是周小麦报考的是中国科技大——不仅在省内,在全国都是一流的大学。这就不难解释了。周小麦的落败也便情由可原、不足为怪了。只是他很困惑,他明明记得当初周小麦填写的第一志愿和他相同都是省内的一所普通高校啊,为什么她却临终变卦了呢?他把电话打给周小麦,质问她为何非要那么做,是不是有别的什么想法。

周小麦义正词严地答复他:“我愿意报考哪所大学是我自己的事情,考中考不中也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希望你能够冷静面对,我是没有什么其它的意思的。”

话说到这份儿上了,他郑青海只能选择无语。但是他始终固执地认为,周小麦是为了他才故意考不中的。

青海问到她今后的打算,她说:“我听我爸妈的,我这人没有什么优点,就是对长辈特别孝顺。即使他们都不要我了,把我一脚踹到可可西里去,我也会欣然前往的。”

青海心想:“与其把你踢到西藏去,还不如把你踢到青海呢。”这句话一语双关,但他没敢说出口。他说:“伯父伯母什么意思呢,他们不会真的将你弄到天南海北去吧?”

上一篇:双生 下一篇: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