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逃荒记+番外(84)
更离奇的是,梁宣帝突发疾病,死于孝元皇后的凤鸾宫,没多久,孝元皇后被发现自缢在梁宣帝摆放棺椁的灵堂。
紧接着,没过几月,再次出现自称是孝元皇后嫡子的小皇子,而后来者身上,有玉扳指为证。
只是那玉扳指的界面,已经模糊,据说是被人追杀时磨坏的。
这么扯的话,大家却还是相信了。
因为,这个人也验证通过了血脉检测,确属皇室血脉。
而后者反而跟孝元皇后长得更为相似。
第65章 皇室秘闻(下)
忠臣扶持前者,奸佞扶持后者。
忠臣数量少,本心任善。后者数量多,不择手段,意料之中,忠臣输得极惨。
在忠臣群体的保护下,前者没有被处死,而是被废了太子之位,赶去边蛮之地,封了个不大不小的王。
后者登基,成为继梁宣帝之后的第二个傀儡皇帝。
作为当年孝元皇后身边的第一红人,经常照料小皇子,她自然是见过那个玉扳指的。
当年她明面上是被梁宣帝迁怒赶出宫闱,其实是给了她人手,去外面找小皇子。
真正的小皇子,便是芸娘找回来的。
当时的小皇子身上已经找不到玉扳指,时隔五年,三岁丢失的孩子,找回来已经八岁,很有可能就算是亲娘站面前都认不出来。
她之所以能够认出来,是因为当年凤鸾宫失火,她抱着小皇子慌不择路逃进了一个房间内,黑暗中,有黑衣人闯入,想要将小皇子抢走,芸娘自知自己敌不过,想着要是小皇子不死,她定要找回来,于是偷偷拔下簪子,背过身挡住黑衣人视线,拿簪子狠狠扎入小皇子脚背。
小皇子因为害怕,哭声凄厉,当剧痛传来时,挣扎着,声音更加凄厉。
当黑衣人只当是孩子看到自己感到害怕,没有发现这一点。
那时候太乱了,她不知道自己那一下扎的有多狠,会不会已经将脚心扎透。
更没有余力去思考自己这么做,被皇上皇后发现后,会不会杀了自己,当时的她一心忠于皇后,惊慌无措的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
保住小皇子!
保不住也要找回来!
不知道黑衣人抓走小皇子时发生了什么,或许是因为有人阻挠,导致小皇子中途逃跑,被人贩子拐走,反而保下一命。
她也是在找到当年那个人贩子时,才知道当时的情况有多危险。
小皇子受伤加惊恐过度,金尊玉贵的小身子支撑不住,导致连续发烧多日。
再次醒来,已经不记得过去的事情。
后来也找过大夫,大夫说,有可能是因为当时遇到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太过可怕,导致孩子潜意识里不想记起。
由于伤口在孩子脚背上,五年的时间,已经愈合很多,加大了她的寻找难度。
能找到小皇子,一开始也不是因为那个伤口,而是跟当时的先夫人,也就是皇后娘娘已逝的母亲有七分相似的脸。
先夫人一直寡居府中,很少在外人面前露面,大家都说小皇子长得像皇后,只有经常见过先夫人的芸娘,以及皇后自己才知道,小皇子长得更像他外祖母。
而孝元皇后,虽也与先夫人有两分相似,但其实她长得更像早逝的老国丈。
找到小皇子后,她立刻确认了这孩子的脚背,脚背上有一个小小的疤痕,看起来已经有多年,但无法确定是什么武器所伤。
因为那伤口并不是圆形,初步判断,如果是簪子所伤,现在却变成了说不出来的形状,很有可能是当时伤口严重腐烂所致。
基于这两点,芸娘便让人偷偷将孩子送回皇宫,经过滴血认亲(经现代认证,此法无科学依据)后,确认是皇室血脉,这才广而告之。
谁知,后面又出现了一个小皇子,身上还的确带着和田黄玉所制的玉扳指,长得还特别像皇后,这才有了后面的真龙血脉之争。
当时梁宣帝和孝元皇后已死,知道事情真相的只有芸娘一个。
但她不敢露面,一旦露面,很有可能没来得及张口,就抢先被灭口。
如果说她一开始只有八分确认自己找回来的才是真正的真龙血脉,但在看到后来出现的小皇子,脚背干净无疤,即使身上带有玉扳指,也很可疑。
真正让芸娘确认她找到的那个才是真正的小太子的原因是,所有人都说,后来找到的那孩子,长得跟先皇后像了个七八成。
像先皇后,就是像早逝的老国丈。
跟先夫人没有任何关系。
这才是让她真正怀疑的一点。
更蹊跷的是,支持后者的朝臣,以权臣和奸佞居多。
废太子被送去边蛮之地后,芸娘便将先皇与先皇后派给她的人都送去保护废太子,帮助他在那个地方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