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逃荒记+番外(300)
她想想,这山谷里,貌似老孙家男人最惨。
其他几家,就算不是男人掌钱,身上也会带着不少钱。
但在老孙家,都是男人把钱上交,女人管钱。
男人不允许藏小金库,否则,夜里可能睡不好觉。
孙有钱这一辈的这是还没成婚,藏几年小金库,孙家女人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要说惨,那得是上面几代的男人,出门在外,兜里那是一个子儿都没有。
山谷里的男人,没有比老孙家男人更妻管严的了。
楚燕亭想,这可能还是跟没钱有关。
要是老孙家赚的钱足够多,随手几十个大子儿给男人,应该没啥问题……吧。
“那……回去再合计合计?”
孙有钱大喜:“真的啊?”
楚燕亭:“明天再说吧,今天的事儿还没结束呢。”
孙有钱以为楚燕亭说的是舅婆二人,喜滋滋的点头:“好嘞!”
说着,马车行进速度加快。
回到山谷,看到新来的二人,山谷里的人都出来了。
赵全栓媳妇有人认识,身边的那年轻女人,却除了楚燕亭之外,没一个认得。
楚老娘,也就觉得稍稍有些眼熟罢了。
楚平凡脖子上挂着抱着他脑袋作威作福的小刘陈,一脸淡定:“要洗手吗,我锅里给你们温着温水。”
楚燕亭揉揉老腰,随手将小刘陈拎下来:“行,这次出去,人都要被颠散架了。”
舅娘和高琴被带去空屋子,孙家几个女人上前,忙着给那两人擦洗、换衣服。
一群人来到老孙家堂屋,小姨赵妮儿询问了这次出去的前后经过,楚燕亭喝水的手一顿,默默将水碗放回到桌上。
孙有钱觉得自己这次办事办的妙,指不定得被夸几句,那是讲的眉飞色舞。
赵妮儿听到自家小孙子对人家说老太太长得像他刚死的奶奶,眯起了眼睛。
堂屋内静的针落可闻,只剩下孙有钱的声音。
楚燕亭第一个撒腿就跑,撤出战圈。
才刚跑到老孙家院子,就听里面传来「嗷」的一声惨叫:“奶,奶我哪儿错了啊,您说,我改还不成吗,下手轻点儿,再用力点儿您小孙子就没耳朵了!”
“我看我就是对你下手太轻了,还敢编排你奶奶我来了!”
“啊啊啊,姑,救救我救救我!”
楚燕亭背着手,哼着小曲儿,优哉游哉的走出院外:“该!”
第211章 归来家还在
舅娘年氏中年丧夫,丈夫赵全栓在荒年到来前就已经没了。
对很多在荒年和战乱中痛苦死去的人来说,他走的并不痛苦,不仅如此,还让人羡慕。
因为赵全栓的儿子赵观山考上了秀才。
在大梁,丧夫丧母需要暂停手中所有的工作在家守丧三年,包括读书人在内。
考上秀才以后,发生这种事情,就没办法参加参加乡试。
但赵观山原本就是考秀才多年都不中,这一次因着考场坍塌,三成的考生受伤,其中包括很多少有才名的小童生。
即便如此,赵观山侥幸考上秀才,也是险而又险的考中最后一名。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意外发生,年近四十的赵观山,都不一定能考上秀才,更何况去肖想乡试。
得到这个消息后,全家都激动,但赵观山还稳得住,赵全栓却因为激动过度,撅过去了。
这一闭上眼,就再没睁开眼睛。
送入棺材之前,嘴角的笑容都没有落下。
只是可惜,因为朝廷昏庸,财政年年赤字,秀才虽然依旧不需要交税,但原本考中秀才头几名的每年还有好几两银子的俸禄,到了那时候,已经缩减到一两。
头几名都是如此,更合论是他这个最后一名了。
考了这么多年秀才,把家底都掏空了,结果终于考中,却没有多大好处。
或者说,得到的利益,还没有之前付出的多,难免让人意难平。
其中最意难平的,就是原本就不喜欢赵全栓夫妻俩的赵老头和赵老婆子。
得知没有钱拿,这俩人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加上赵观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能帮忙干农活,就更不得喜欢。
守丧三年,就算是个秀才,也没办法去赚钱,可不就只能在家里吃闲饭么。
加上后来荒年到来,那俩老头老太就更不愿意管他们了。
大火到来后,赵家一起逃跑,他们一开始倒是幸运,没有跑散。
可惜,人心是散的。
没多久,老赵家就被折腾的死了好些人,赵老头和赵老婆子也在抢粮食的过程中把人打死了。
秀才带着妻儿和母亲年氏一路逃荒,因着生病,不想拖累儿子一家,自己偷偷跑到野外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