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逃荒记+番外(294)
但「奴隶国」这个说法,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也就是说,新帝这一个指令下去,瀛洲整个国家的人,可任大梁人如同牲口一样的买卖。
这个消息一出,听闻此消息的其它国家惊骇不已。
瀛洲国那些被抓起来的数万人,更是面色惨白。
根据梁律,卖身下人告主家,先杖二十。
听说为了这个「奴隶国」,新帝特地增加梁律,其中一条便是:奴隶告主,杖杀;奴隶逃跑,杖杀。
还有「奴隶后代终身为奴」等极近羞辱的律令。
几日之间,选择碰石而死、或者解下腰带上吊自尽的数不甚数,其中甚至不乏一些由大人亲自动手的婴孩和老人。
朝中大臣虽然是被新帝给吓坏了,但还是哆嗦着,屡屡提出立太子事不宜迟。
毕竟,新帝已四十出头,这些年多次受重伤,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体什么时候会突然垮掉。
底下几个皇子,最小的那个都已经当爹了,再不立太子,就说不过去了。
不包含娘胎里早早就没了的,或者刚出生没多久就夭折的,新帝一共有五个儿子。这些年死了两个,还剩下三个。
新帝考虑几日后,大皇子和五皇子获得参与朝政的资格,并能一些重要部门任职。
只有三皇子,仿佛被人遗忘了般。
三个皇子中,只有三皇子温和仁善,而大皇子嫉贤妒能,五皇子残忍嗜杀,却因为生母是新帝最爱的皇贵妃而受尽新帝喜爱。
有不少忠臣内心自然更属意三皇子,有意无意上奏过几次,给三皇子说了不少好话。
谁知却是惹恼了新帝,不顾三皇子颜面,放言「此子不堪大用」。
自发聚集起来的三皇子党,还没开始用力,就被迫被压了下去。
一时之间,大皇子和五皇子的党羽如日中天。
这原本是亲兄弟的二人,开始了彼此之间的针锋相对。
人心都是偏的。
皇贵妃虽是两个儿子都爱,但更爱更会跟自己撒娇卖乖,经常陪伴自己的幼子。
加之大皇子成婚多年,膝下只有几个女儿。而五皇子府中,却有两个嫡子,三个庶子。
皇贵妃原本就更偏爱幼子,幼子还给她生了那么多个小孙孙,相比之下,她对大皇子是有些不满意的。
如果大皇子只有一个女人,生的都是女儿,还能说是那女人的错。
可府中那么多女人,生出来的全是女孩儿,只能是大皇子的问题了。
皇贵妃想,长子二十有四,膝下无子,争这皇位无甚大用,还不如一开始就让给幼子,免去争夺,日后两兄弟也能和和美美,最后当个富贵闲散王爷。
她自觉是为长子好,结果跟长子促膝长谈后,长子摔门而出,等下人战战兢兢进入房间后,竟发现皇贵妃摔倒在地上,破了相。
原本两兄弟只是关系紧张,但偶尔也能一起吃吃饭,喝喝酒。
那一次过后,二人闹翻,见面如仇人。
朝上风起云涌,两兄弟都得你死我活。
但新帝只是饶有兴致的旁观,并不插手。
有人摇头叹息:“陛下这是在养蛊啊。”
将蛊虫放在同一个盅里,厮杀出来的最后那只,大概便是新帝想要的那只合格的帝王蛊了吧……
然而,拿自己的两个亲儿子养蛊……
果然,最是无情帝王家么。
两个皇子的争斗跟百姓没有太多关系。
跟他们有关系的是,在奴隶国这个消息被验证后的几个月内,各大城池出现了奴隶交易市场。
别国人或许或多或少排斥「奴隶」制度,但在和瀛洲的数年战火中,失去无数亲人,甚至在灾荒中,眼睁睁看着敌人入侵后,对家人做出灭绝人性惨剧后的大梁人眼中,瀛洲人成为奴隶,简直是大快人心!
灾荒结束也有两年时间了,瀛洲大败后,新帝大赦天下,减免赋税。被抓去当兵的,也都被放了回来。
当年因为没有交粮获罪的人,有些已经死了;
有些打仗的时候豁出命去立功,功过相抵;
剩余那些,明码标价,只要将当初欠上的粮食交了,就能把人赎回去。
那笔粮食,对于灾荒刚结束的百姓来说,是活命粮,但对现在已经家有余粮的百姓来说,却不是一笔大数目。
就算是最穷的,勒紧裤腰带,也能把人赎回来。
当然,有不愿意去赎人的,也有家里已经无人可来的,这些可以选择给签下欠条,而后去打工,赚到以后双倍还清即可。
比起之前的铁血手腕,这一次,新帝的手段可谓是温柔无比。
刘南山去了几趟山中,没有找到小刘陈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活着。
楚燕亭当镇上采买东西的时候,路过奴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