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尊她总想偷懒(67)
行刑的时候,围观的人挤得满满的,相当一部分是卫谨的仇家。他们等着生吃割下的肉,也有高价转卖的。
卫谨痛呼起来,开始乱说话。刽子手往他嘴里塞石头,终于把嘴堵住了。
神熇听说那些人要吃光卫谨的皮肉和骨头,就命高君岄去取了一块,赐给平夙,还赐了手谕。
手谕上说:“久闻大人欲啖其肉,今赐之,望大人一尝滋味。”
高君岄回去以后,神熇问她平夙的反应。高君岄说,河阳君一切如常,谢恩而已。
神熇默然良久。
伺候,神熇一改深居简出的习性,常带着卫士出宫游猎,命勋旧子弟随从,小引、小皿姐妹常在左右。至于军国大事,都委托给源弘謇、宣本颐、桓茂这三个人。
因为小引、小皿姐妹常在神熇左右,平夙就经常向她们询问神熇的近况。
“狩猎可比闷在宫里好多了。”小皿一脸欢喜,她经常带着猎物回府,“主上的箭术,当真是厉害。”
平夙又问小引。
“主上比从前更加寡言少语,虽然待我们姐妹如故,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是哪里不对劲?”
小引说不上来。
“主上变了。”小引思索着,“主上狩猎的样子,与平日不同。”
狩猎时的模样与平日不同?是哪里不同?
小引努力思索,忽然眼前一亮,继而面带惊诧,“我想到了!”
“想到什么?”
平夙很有耐心,她没有催这个女儿。
“我想起来了……”
小引喃喃道,整个人都紧张起来,“当年,在郁林神庙后山,主上救我,与狼搏命的样子——”
小引回忆着当时的情形,似乎不大置信,“主上,越来越像那个时候了。”
那个时候,神熇为了救小引,弄了一嘴狼毛。如今的神熇,用不着一嘴狼毛。
“是越来越冷酷了吧?”
平夙说出了小引的感受。
“是”
平夙又去问了宣本颐近来的事。
“主上如今,对咱们言听计从。一切军国大事,皆由我等决定,可谓真正的大权在握。”
宣本颐难得露出一丝骄矜之色,他也是在神都待久了。
“主上经常出城游猎,你们也不劝谏?”
“神国的天下,是马上得来的,主上此举,是为不忘本,我们为何又要劝谏?”宣本颐有自己的理由,“何况,主上若是待在深宫里,咱们的事,也不会那么顺利。”
“这孩子到底是我怀胎十月生的,虽然不在身边长大,她的性子,我知道。一定是有什么事,否则,不会这样。”
平夙表示了担忧,宣本颐却是满不在意。
“你苦心经营多年,才有了今日。如今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于是,平夙不再说这事了。
她还是经常入宫去见神熇,神熇外出游猎,偶尔也会带着猎物登门拜访,母女之间,其乐融融,也说不上哪里不正常。
就是因为这样,平夙反而越发不安,事情好像脱离了她的掌控。
时间在平夙的忧虑中一点一点过去,转眼就到了冬天。
神熇五年恰好是神国立国八百五十年(神国建国,以圣母登上神尊之位那一年为始),值得大肆庆祝。于是,众大巫、长老、将军、郡县长官,包括众多已经不再担任官职的元老,纷纷上书请求明年移驾洵都,祭祀诸神,敬告天地。
洵都是神国的兴起之地,神炔迁都之前,一直都是神国的重中之重。神炔迁都之后,洵都虽然不复旧时风光,到底还是神国子民朝圣之地,其地位不可替代。
在位神尊返回洵都祭祀诸神,是一种宣告自己大位稳固的做法,立国八百五十年这样的数字又是可遇不可求,神熇当然是答应了。
洵都,对于神熇个人而言,意义也是非同寻常的。
“祭祀诸仪,劳烦师父和司礼长老多费心。”
神熇对待源弘謇越来越恭谨,源弘謇泰然受之。
神熇要返回洵都祭祀的消息传开后,人心振奋,这个年也过得不一样了。
神熇五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
作者有话要说:
上卷就到此结束了,下卷会涉及到一些新人,如康闵陶(关于此人,详见昭明神宫系列《神煚遇上康闵陶》)
第41章 古剑
神熇五年,春天到了尽头的时候,神熇启程前往洵都。按照惯例,首座宣本颐留守神都,大祭司源弘謇与神熇同行,大都督桓茂因为年老留在神都,遣世子桓郑同行。
行程到了大半的时候,因连日大雨,道路泥泞不堪,大队人马行进缓慢。于是,神熇不顾劝阻,在成时郁等人的护卫下,轻骑前行,一口气到了洵都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