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祀乐(5)
直到子夜,星子满空。
他对着山川,躬身而拜,口中有语。
他离开了,向东方而去。
先时,他不懂行宿,只是在林木中走动。
后来他领会,观过山水,在一处造了庭院,隐在云雾中。
平日里,他无需食五谷,亦从不觉饥饿。
不过饮些甘泉。
这一日,他坐在院中观花,满目姹紫嫣红。
不觉间,已轻声笑了。
他侧过身,折了一枝花,簪在发上。
就这样,渐渐睡熟了。
醒来时,日已西坠,院中只见模糊光亮。
他依旧坐着,缓缓展开手中折扇,温凉之光乍现。
这折扇,是那日俯身捡拾树枝所制,扇面乃燃过玉帛之火。
温凉光下,他见隐约几人,正向他行礼。
他执起折扇,向那隐约可见之处走去。
那处果有几人,对他垂首而拜。
他扶起一人,轻声问道:“因何而拜?”
那人微微抬首,复又垂下,恭敬道:“我等已慕公子许久,此刻前来,只望公子收留。”
他听了这番话,长眉微皱起,心中略微思索。
而他们恭敬着,不言不语。
他将折扇放在那人面前,问了:“可知这扇的来历?”
那人仍旧垂首,只道:“我等与公子共死生。”
他将这话在唇齿间,心中细细思量。
“还不知名姓?”
那人闻言,立时跪拜下去,其余四人如他一般。
他拦之不及。
“这是何意?”
只听那人大声道:“承蒙公子厚爱,我等得以在公子身侧服侍,只是我等身份卑贱,并无名姓,若是公子有意为此,我等敢求公子赐名!”
寒风吹袭,于袖间藏匿。
“如此,吾便记下了。”
“多谢公子!”
“起身罢。”
“是。”
五人起身,他才得以看清他们面目。
果真不负万物灵。
第7章 上元初见
这一日,上元节,处处张灯结彩。
公子坐上叶吾准备的软轿,一行人离开府宅,向城南而去。
长安街上,灯火通明,渐起了浓雾。
叶吾低声吟唱着,似远古而来的乐曲。
一路上,不见生人。
软轿过处,烛火皆悄然黯淡。
终于,为迎接那望不尽的漆黑,最后一盏灯熄灭。
吟唱在持续,似神似怪,缥缈而来。
软轿即将行到尽头,公子睁开假寐的眼,挑起帘子,向外看了一眼。
那一瞬间,北风拂过,灯火骤亮。
长安街上,烟雾阵阵,千里灯火。
公子一眼,便望见了她。
灯火艳丽不绝,吟唱声清冷而又显热切。
那女子,透过影影重重,看过来了。
雅致的衣,摇曳风中,衬得风姿绰约。
手中所执,是那万千灯火之一,早已虚淡。
眼眸之中,明灭的情绪,是强装镇定。
公子收回目光,背靠着软垫,道一声:“南柯。”
轿旁随行的红衣少年应声道:“公子!”
公子道:“停下罢。”
南柯看一眼前方,随即恭敬道:“是,公子。”
“……鲜衣路,未人避……”
迷雾止住了吟唱,那鲜红的软轿,便缓缓停下,与她几步之遥。
良久,公子伸手,掀开了布帘。
他能看到,那时她受惊的神情。
“你可知,此地何处?”
公子开口问她,声音清冷。
觑一眼,她之迟疑,尽收眼底。
她身旁,还立着一人。
那惊惧的眼,他心已了然。
“长安街上。”
她这样回答,声音在颤抖。
公子心中,因这,生了莫名心绪。
又问:“那你可知,轿中人是谁?”
“真容未见,不知。”
听了这话,公子眉目微动,心中已有方寸。
公子收回手,拿起一侧的折扇,挑起布帘。
公子看着她,眉目之间只见清冷。
那一瞬间,她已将他的模样认清了。
布帘合上,公子看着折扇,问道:“如何,可是见了?”
她已愣住了。
迟疑了许久,方道:“见了。”
“如何?”
“不知。”
“你可知,今日是何日?”
“正月十五,上元节。”
“世人皆知。”
“是。”
“今日,乃吾及冠之日。你且避上一避,如何?”
“哦,是么……”
“怎么?”
“及冠……为何会在晚上?”
“吾等,非常人也。”
公子说罢,便不再开口。
一番对话,她之心绪,公子明白。
这时,那紧握她手的人,低声唤了一声“小姐”。
公子长眉微皱,收了扇,向那人轻点。
叶吾自轿后走出,他眉目温润,挟着清凉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