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祀乐(24)
对于她态度的转变,我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冲她笑了笑。
她说她的,做她的,我说我的,做我的。
我们之间,一贯如此。
第32章 长安灯火
我生在长安城里,这长安灯火市,我却从未见过。
今年已及笄,在兄长帮助下,终于得到父亲准许,上元节这天夜里,由兄长带我去长安街走一遭。
第一次这样出府,我心中早已等不及,晚饭前就已催促着兄长。
兄长知我性情,在无奈之下搁下许多事,带着我出了府。
这时天色已经暗了,地上枝头的积雪依旧清冷着,挂着些许光亮。
长街上,红灯十里。
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甚是繁华。
原先,我一直跟在兄长身后,听他说这长安街上的轶事,正兴起时,不经意看到一把木梳,视作珍宝,拉着同来的静浣去看了。
静浣费了一番力气,才将那木梳买下,我正高兴着,一回首,却不见了兄长。
一时间,我与静浣,相对无言。
随着人潮,曲曲折折,走了许久。
直到累了,找到一处歇息,左顾右盼,才发现不认得路。
静浣在身边左顾右看,我问她:“你认得路麽?”
她神情一顿,心虚道:“小姐,奴婢不认得。”
我心中一阵无力——这可如何是好?
长安街上,万火齐明,行人皆热闹。
跟丢了兄长,又不认得归家的路,这一夜,如何度?
手中的灯笼,烛火几近燃尽。
朱红色暗淡,喜庆的意味,于我,也淡了不少。
“小姐,是否要寻一寻大公子?”
走了太久,我已不愿走动。
于是,我摆手道:“不必了,兄长会来寻的,在这里等一等罢。”
这一句,是我对兄长的期待。
静浣听我这样说,也不再说话。
灯渐渐熄了,我们这一方石凳,也没了光亮。
不知什么时候,只余一盏灯,长安街上。
身边的静浣握住我的手,我强装镇定地看她一眼。
“小姐……大公子他会来麽?”
“……当然会。”
“可是这街上,灯火都暗了,只有小姐与奴婢两人……”
“我知道……”
说不怕,那真不是真心话。
可是现在——
终于,最后一盏灯,黯淡下去。
长安街上,黑暗压了下来,虽枝头地上有残雪,但于此时的我来说,不过莹莹光。
我从未经历过这样,所以一动不敢动。
静浣在一旁,握着我的手,愈发紧了。
兄长为何还不来?
还是……忘记了?
我惊惶不定,正要闭上眼睛以掩饰,却听到远远传来的,吟唱。
那是——
霎时间,风过,灯亮。
甚至于之前的灯如昼,都不如这一刻,
千裹灯火。
长安街上,烟雾阵阵。
我握住静浣的手,强作镇定地坐着。
莫不是,遇到了什麽鬼怪?
如果是——
“小姐……”
我看了静浣一眼,示意她不要说话。
万一是,惊扰了什麽.....
等一等罢,等一等。
兄长,且快些来找寻我罢!
灯火艳丽不绝,吟唱声清冷而又显热切。
也不知,是甚么。
“小姐,小姐,你看……”
静浣手指向身后,我随之望去,却见重重烟雾之后,隐隐的身影。
影影绰绰。
许多个,看不清的身影。
似乎是,逼近这里了。
第33章 大婚之夜
起风了,身上虽然几层绫罗,但仍有阵阵冷意。
吟唱声愈发近了,那幢幢身影,也渐渐逼近。
我已经可以,看到大概面容了。
衣服是鲜红的,一片猩红色,弥漫在不远处。
飘飘荡荡。
“小姐……”
我紧紧握着静浣的手,给她一个安心的眼神。
这一刻,突然而至,却不怎么怕了。
或许是——
“……鲜衣路,未人避……”
飘渺清晰的吟唱,终于传到耳边。
我双眼紧紧盯着那远处而来的身影,高大而不凡,烛火愈发熠熠生辉。
一座宽大瑰丽的红色轿子,前前后后,数人围着。
那果然是火红的衣。
我目不转睛的,紧紧看着,手心都温润起来。
那招摇的,飘飖的——
美不胜收。
静浣同我一般,定定立着,双目却紧闭。
她不敢,她一直,都是这么胆怯。
我记得。
停了下来,眼前的车轿,缓缓而停,在我面前,几步之遥。
只是,几步之遥。
围在轿子周围的人,鲜红的衣,招招摇摇。
他们立在原地,一动不动。
一只苍白的手,掀开布帘,微微的,只能看到那只手,修长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