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制花钱+番外(129)
这两件事儿都不是简单投钱就能干成的,更需要的其实是专业人才。
而且这两项需要的专业人才还完全不同。
保险公司需要的是一个专业团队。
保险公司员工一般分为内勤和外勤,传说中“卖保险的”就是外勤人员, 主要负责保险销售, 林鑫暂时不打算招聘。
林鑫打算做的是一款公益性质的补充医疗保险, 所以她不打算花大量的人力去推销。
一方面因为上赶着不是买卖, 热情推销和公益性质本身就是相冲突的两种东西, 再加上医疗保险这些年在国内堪忧的口碑,林鑫担心如果招保险员去热情推销,可能反倒会起反作用。
另一方面则是林鑫考虑到保险的规模了。
现在林鑫能投入保险的资金还比较有限, 如果一下子有大量的人来上保险,系统资金也可能面临不够用的风险。
所以林鑫打算徐徐图之, 慢慢扩展保险覆盖的人群。
初期只向公司员工和员工直系亲属开放。
员工的保险费作为公司福利的一部分,直接由公司缴纳,而员工直系亲属则是自愿参与,他们的保险费,由公司和员工各承担一半。
是的,尽管是福利和公益性质, 但林鑫也不打算搞完全免费。
一方面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彻底承担起所有人的医疗费用, 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使是有系统的林鑫也不可能负担的起。
所以她做的这款补充医疗更突出的优势是在于保费低、零免赔额、不限定疾病种类或者治疗方式,让参保人不需要和保险公司玩各种类似于“甲状腺癌不属于重大疾病,您不能获得理赔”之类的文字陷阱。
另一方面则是林鑫也想不去做那个出头鸟,现在林鑫的公司还小,没有人来研究她的崛起过程和资金来源,但如果林鑫未来免费给好几亿人报销医疗费用,就肯定要有人来查了。
虽然系统可以帮林鑫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 但它解决的仅限于系统资金。
何况林鑫也不想去挑战系统能力的上限,所以她希望自己能够低调一点,投保人只要自己交保费,哪怕实际上林鑫是亏的,也会看起来合理很多。
话说回来,在保险成立的前半年里,林鑫打算做做压力测试,只向公司员工和员工亲属开放,看看平均每人每月会产生多少医疗费用需求。
然后根据测试结果,逐步向更多的人开放,渔樵股份的业主,鲜鱼文化的读者们,这些和大渔集团既有业务有接触的人群是最先有机会参保的,然后再以他们为中心,一点点通过口碑口耳相传,扩展覆盖的人群范围。
这样就不会一下子有太多人参保,导致系统资金不足,整个项目崩溃。
而想实现林鑫的宏伟蓝图,虽然不需要保险地推这种外勤人员,但必须有一个合格的内勤团队,这个团队,就是林鑫要招聘的了。
不过隔行如隔山,保险公司到底需要哪些人员配备是林鑫完全不了解的领域,所以她打算先招聘一个保险公司的总经理,然后由他去组建这个团队,并负责后续的运转。
和保险公司需要招聘一整个团队不同,科研基金的运转,则只需要招聘一两个人。
一个研究方向是否值得资助是非常专业的事情,必须要请多位领域内的教授学者成立专家委员会才能确定。
而专家学者们显然不需要专职做这件事情,所以林鑫只需要招聘一两个专职人员,负责联系不同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并组织他们根据要求进行评审就可以了。
林鑫边想边写,终于得出了一张她比较满意的预算划分时间表。
12月是慈善月,本月的资金主要用于不需要招聘或者长时间准备的慈善捐款。
凑个整,总共捐1000万,一半以公司的名义捐出,一半个人匿名捐出,这样既能帮公司抬升口碑,又不至于太高调。
林鑫选了选,分别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残疾人帮扶、罕见病和沙漠化治理四个领域各选了一家成熟的基金会捐款,并将剩下的200万捐给了正在遭受雪灾的南方省份。
明年3月是奖学金发放月,这是由科学研究资助延伸出的方向。
因为能够独立开题,提出有资助价值的研究方向的,一般都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学者了。所以林鑫想在资助他们的同时,也丰富一下资助人群的梯度。
实现既资助成熟的学者,也奖励青年学生,帮助幼苗们成长,所以她就又增设了奖学金这一项目。
这一项目她打算和大学合作,在3月份统一打钱给大学,然后学校再根据相关流程,选出最终的奖学金获得者。
目前的预算是2000万,和国内的20个高校合作,每个高校每年100万奖学金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