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真夫妻(439)

作者:东边月亮圆 阅读记录

高明倒是很了然说:“他们家不是这样的人。”

不然月婷妈妈和哥哥不会帮忙张罗来张罗去,这么多年肯放任他们一起玩,平常也多有照顾。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太早,顶多称得上萌芽,这个年纪的男孩女孩多多少少都会有,大米好奇问说:“你有喜欢的人吗?”

这种事,一般都是女孩子之间讨论得多,两个半大不小的“男人”说得起劲,高明模模糊糊觉得有,又觉得没有,最后还是摇摇头说:“没有。”

这倒没什么好撒谎的,两个人又说几句别的才睡,毕竟第二天还有大事忙。

这趟来青岛,几个人是已经规划许久,都觉得不做点什么说不过去,好歹得把回来的车票钱、住宿费挣出来。

按照高明的打听,早决定卖打火机,东西不大,利润还是挺可观的,一大袋子就有好几百个,是瞒着大人找王梅阿姨进货,一个一块钱。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倾向于用火柴,一是打火机要自己装油,得有票,二是价格不菲,毕竟一盒火柴才一分钱,一根打火机却要一块五,时不时还会坏,得送去修,划不来,但对赶时髦的年轻人,或者日子过得不错的小干部来说,这又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尤其是他们这次要卖的这款,黄铜表面,开盖的时候有“咔噔”一声,别提多有牌面了。

高明现在对青岛有哪些地方是专卖东西的一清二楚,领着他们在市场摆摊子,一天只要给一块钱管理费就行,是正规地方。

往那一站,就开始吆喝,他们反正是干惯的,从来不知道脸皮薄几个字怎么写。

现在各地卖的东西,不是沪市首都,就是福建广州,总之样样紧俏,东西又是真的好东西,一上午就卖干净,还有人来打听可以批发吗?

给几个人吓得,赶紧收东西走人,躲起来算钱。

别看提东西的时候大家都哎呀叫唤,数钱的时候都不记得累,里外算起来,净挣两百七。

赵秀云都不知道他们到哪都惦记着挣钱,就像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忧虑一样。

其实出门的花销,大头都花完了,剩下的都没什么,就是吃吃喝喝。尤其是青岛靠海,海鲜就是一流,卖得都不贵,尤其是鲅鱼饺子,谁吃谁知道。

禾儿一天吃三顿,怎么吃都吃不腻,第二天还想吃,大家是腻了,纷纷说:“不要再吃饺子。”

她很是为饺子们愤愤不平,说:“昨天你们明明也都夸好吃的。”

满汉全席天天吃都腻,反正大家都不肯奉陪,高明倒是愿意,不过禾儿也不给机会,说:“行,那就吃点别的吧。”

出来玩嘛,大家要高高兴兴才行,她也不是非得吃。

高明却有点失落,不过没说什么,把好朋友们招待得妥妥帖帖,一礼拜后又安全送上回沪市的火车。

第227章 五块钱 第三更

就在禾儿高高兴兴出门玩的时候, 赵秀云夫妇也带小女儿去了一趟杭州。

杭州离沪市近,坐晚上出发的火车, 睡一觉第二天早上正好能到。

孩子到西湖边,小板凳一坐,画架支起来,就进入到无人之境,叫做父母的放心不下,觉得就这警惕性,估计被卖都帮人数钱。

夫妻俩就在旁边遛弯看花, 这个季节还是有几株荷花,莲蓬倒是多得很, 看着太阳大起来,坐在长椅上剥着吃。

不管是做什么,眼里都盯着苗苗看。

小丫头旁若无人, 偶尔有人驻足观看也不理。

也有人试着跟孩子说话,她倒是都会礼貌回应,毕竟这是家教,人家问也都会说。

这种事情很常见, 毕竟大太阳底下还坚持画画的就她一个,任你怎么说,只要她挑好角度,除非是极端天气或者茅厕边, 绝不会改。

像这种普通的热, 她是不在乎的,能戴上帽子就不错,白面馒头一样的小脸蛋,都快变成黑面了, 显得大眼睛越来越黑白分明,水汪汪的好像会说话。

赵秀云以前觉得大的倔,其实她很会见风使舵,尤其这一两年,倒是小的,简直是十头牛都拉不走,打小就是这样,还以为长大会好,没想到越演越烈。

这脾气,得亏是摊上这样做父母的,不然有得磨。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是有这样的父母,兴许还养不出这样的性格。

她忍不住叹气说:“要不是我亲眼盯着生的,还以为是抱错了。”

那绝对是不能够,方海比划着说:“鼻子、眼睛,跟你是一模一样。”

说是她,其实更像大姨子,不过这话他说不合适。

赵秀云倒是可以,不过想起来更想叹气,索性不提,只说:“成高二伯又给我写信了。”

中心思想就一个,她的大外甥王成高已经二十四,在老家是大龄青年中的大龄,再不结婚人家都要怀疑他有什么隐疾。

上一篇:爱意至死不渝 下一篇:一生热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