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望旌真的是在浪费时间吗?
吴松孺不那么认为。
只是他还是有些遗憾。他多想让黎望旌继承自己的衣钵。可惜他已经决定好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吴松孺很想做个独断专行的暴君,强行安排小黎的人生。但是这些日子以来的相处,他已经明白了小黎的性格是外圆内方,外表看起来一团和气,似乎很好说话的样子,如果旁人要是因此看轻他想要踩一脚,那么就等着被硬骨刺穿脚底板吧。
所以吴松孺犹豫了半天,最后决定还是祝福小黎吧。
黎望旌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他的未来需要他自己去闯,最后哪怕跌个大跟头,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怨不得旁人。
“老吴,你在家吗?”
“老许?”吴松孺被打断了思绪,推开门,纳闷的看着红光满面的许临擎,“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好事!”许临擎不见外的大摇大摆推开他走进来,笑嘻嘻道:“你徒弟之前匿名上交的拼音方案在几十个拼音方案里脱颖而出,国家现在正召集专家准备去深入研究呢。等研究好了,就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有了拼音,你徒弟扫盲也是事半功倍。”
吴松孺:……你确定这是好事不是来扎我心的?
第226章 回国之无问西东(41)
在忙碌中, 1950年过去了,乐景度过了他穿越以来的第一个春节。
春节他没有回原主的家,是在吴老师家度过的。
师娘知道他和家里关系闹的很僵,出于好心劝他,“好歹是大过年的,还是回去看看吧,再怎么说他们也生养了你二十几年。”
乐景并不是白眼狼。之前的两辈子,他都是真心实意把原主的亲人当做了自己的亲人。只有这次,他穿越过来没多久就和原主的家里划清了界限。
原主能养成如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性格,和家里教育脱离不了关系。
原主爹娘对原主的“爱”是有条件的,他们供养原主吃穿,花钱培养他学习,本质是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原主只不过是满足他们虚荣心和膨胀物欲的工具。现在,原主终于学成回国,该是回报他们的时候了,他们迫切渴望原主功成名就回馈全家。所以当乐景说自己想要下乡扫盲时,他们那么生气。
诚然,从本心出发,他不想和这种人打交道,但是他们也的确养育了原主,乐景没资格代表原主和他们划清界限。
吴松孺无所谓的摆摆手,“小黎是怎么样的人你还不清楚吗?既然他选择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原因,清官难断家务事,让他自己处理吧。”
乐景低低笑了一下,心里感怀与吴老师对他的信任。自从穿越到这个世界后,是吴老师和刘师娘给予了他如父如母的关怀和信任,虽然他们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在乐景的心目中他们早就是他的亲人了。
他笑眯眯道:“师娘,你别担心,我会处理好这件事的。”
“行,我相信你心里有数,你自己看着办吧。”刘莲有些心疼的摸了摸他身上穿的半旧棉袄,絮叨道:“过年了,你也不给自己买身新衣服。”
乐景无所谓道:“衣服够穿就行了。”
“你这孩子,真是白瞎了这张脸,怎么这么不讲究。”刘莲嗔怪的看了他一眼,拉开抽屉,变戏法的从里面取出一套叠的整整齐齐的新衣服,“穿上试试,看合不合身。”
乐景受宠若惊的接过衣服,“谢谢师娘,让师娘破费了。”
他配合的转身去吴老师的卧室,当场就换上了新衣服。
青年穿着新衣服出来时,刘莲情不自禁眼前一亮。
玄色长袄穿在他身上却不显臃肿,反而衬托出他沉稳的气质。也衬的他皮肤更白了。
她喜爱的上前帮他整了整衣领,絮絮叨叨着:“你看你这样不是精神多了。你说你每个月工资也不低,怎么过的这么简朴。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该花就要花。”
乐景现在在四所大学兼任讲师,因为是刚入职的新人,评级不高,但是加起来每个月工资也有一百来块了,学校管吃管住,这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很高的工资了。吴老师贵为院士,每个月基本工资也就五六百块。当然,老头儿挣外快的渠道很多,靠润笔费和版权费就能吃一辈子,也不靠工资过活。
乐景过的简朴,一来是习惯使然,他个人没有什么物欲,也不热衷打扮。二来……
“他手里可没钱。”吴松孺美滋滋的呷了一口温酒,随口道:“他工资差不多都捐出去了。”
刘莲惊讶:“捐出去了?”她的声音不知不觉提高了,“捐给谁了?”
“还能捐给谁?当然是捐给前线战士了。”吴松孺的笑容里难掩自豪:“之前政协不是发文号召社会各界为志愿军捐慰问金吗?他把之前的工资都捐了。现在他每个月领了工资,钱还没捂热呢,扭头就把钱捐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