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奉天九里(237)

作者:奉小满 阅读记录

再说回阎百川这一路的战事:宁军首战失利后,马上经过整顿,逐渐将晋军南北两路大军分别击破,晋军主力军纷纷撤离京汉、京绥两铁路线。宁军失地复得,原本气势如虹出娘子关的阎百川只能仓皇逃进娘子关,乃至晋军司令部全部印信等,都被宁军所截获。现在只剩一个涿州未重新夺回。

战事拖到十二月,天气愈发寒冷,此时城中晋军士兵补给早已供应不上,因一日三餐只能吃造酒用的酒糟,有的士兵手脚和头部浮肿,有的无法大小便,军队战斗力几乎丧失了十之八九;而普通涿州百姓更是早已断炊,饿死病死不可计数;街巷号哭之声日夜不绝。城中有一百多个老太太带着孩童,围着傅宜生的师司令部转圈儿,怏怏求饶,以头碰地,悲泣哀嚎,请求傅宜生不要再抵抗了。宁铮听说后,立即电告傅宜生,并派出北平红十字会人员入城接洽,放出奄奄一息的妇孺四百余人。

--------------------------------------------------

奉天这边,媚兰连月子都坐完了,吉松龄没有回来。

奉九已经三个月没见到自己的丈夫了,她知道战事已经到了围城的最后阶段,现在就是意志力的消耗,傅宜生还没有接到阎百川的开门纳降命令,所以还在抵抗。

她知道宁铮很安全,于是也就放心了。

这一天,结束了考试周就等着放寒假,所以回到帅府的她正陪着造访帅府的不苦,还有不请自到的宁铮二嫂家的鸿允、雁英一起玩。

不苦已经找了几位西席开蒙了,但上课不那么规律;奉灵夏天也要考大学了。

奉九和不苦在玩成语接龙,只是,成语倒是成语,就是听起来不那么正经,经常跑偏,比如——

“进思尽忠——”,不苦先说。

“忠肝义胆——”奉九接着。

“胆大包天——”不苦接得很快。

“天津包子——”奉九也不慢。

“子丑寅卯——”不苦不以为意还很顺溜地往下接。

……唔?一旁安静观战的小学究鸿允觉得不大对,虽然人家年纪比不苦小,但学识真不见得赶不上,他小麻雀一般黑亮的眼睛困惑地看向接龙接得兴高采烈,完全不觉得有何不妥的三婶儿和唐家小哥哥。

回了一趟自己的住处找到几样玩具又回来的二嫂颜乐龄正好进来听到,不禁摇摇头笑了,“奉九,你又淘气。”

二嫂非常喜欢奉九实诚又活泼的个性,所以只要奉九一回帅府,她必定带着孩子来玩儿。

自从奉九上了大学,她变得太忙了,所以回来一趟也是不易。

奉九一看被拆穿了,只好不好意思地嘿嘿笑着,接着脸一板,对着三个小童说:“孩儿们,天津包子可不是成语哈,姑姑,”她冲着不苦点点头,“也就是你们三婶儿——”她又转过身冲着鸿允和雁英点点头,“说得不对,你们不要学。”

孩子们都表示肯定不学面前这个长辈没正行的样儿。

正在这时,秋声在外面喊着奉九去接电话,颜乐龄把拿来的一堆玩具给三个孩子玩儿,奉九趁机出去接电话,没想到居然是老帅。

电话里,老帅心平气和地询问奉九的大学生活,有没有不习惯,又夸奖了奉九得了头等奖学金的事儿,奉九腹诽昨天才出结果而已,您可真是什么都知道,接着老帅就轻声细语但语气坚定地要求奉九去涿州前线看望她自己的丈夫宁铮。

奉九眨了眨眼,觉得自己没听错吧?她倒不是怕上前线,只是觉得,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不是自古以来都不让女眷随军的么?据说是怕染上晦气。

奉九当然不觉得自己是那晦气,但这种根本不在她理解范围内的习俗,她还是非常尊重的。

她很痛快地答应了,只不过顺便问了问老帅这样是否合规矩,会不会有人说闲话。

老帅对奉九很满意,觉得唐家闺女果真是知书达理,于是很贴心地告诉她,这都不是事儿,放心去吧。

奉九带上了知道了此事的媚兰立刻给吉松龄带的一堆物品,告别了帅府和唐家亲人,只身前往。她谁也没带:知道前线艰苦,就别多带一个人去遭罪了,坐上了宁家专列,直奔河北涿州——因为宁军已经把晋军打回老家,重夺铁路线控制权,所以奉九这一路畅通无阻,也很安全。

此时已经到了阳历新年的一月六日,涿州城外普寿寺宁军临时军部内,宁铮不动如山,任凭身边的老臣子和少壮军官们吵成一团。

傅宜生拒不投降,城内百姓,尤其老少妇孺只怕饿死冻死者众多。他并不愿无故造杀孽,但对于是否给城里运送给养,会不会让晋军浑水摸鱼,下属们也是迟迟无法达成一致,这都吵了快两天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