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渔手记(29)
“真的不错,我刚才还火辣辣的,现在好多了。”婆婆说。
“嗯,我经常烫伤,我家里一直都有种芦荟,很好用。”王亦说。
“小姑娘,你不是本地人吧!”
“你看出来了。嗯,不是本地人。”
“因为我这寺庙,平时很少有人来,本地人都是逢年过节,需要拜佛的时候来,没有人平时想着就来的。”
“嗯,我是那边牛河中学的支教的老师,我在这边呆半年了,12月底就要走了,所以过来看看。”
“你求什么?”
王亦其实不是为了求什么来的,她只是想看看寺庙,拜拜佛像,没想自己过来求什么。
“求学业和工作吧!”
“那这样,你等会儿,你先把芦荟给我,你去洗个手,我给你念一段经吧!”
王亦不好拒绝别人的好意,对于后面的流程,王亦也很陌生。
王亦洗了手出来,婆婆招呼王亦跪到垫子上,然后拿着一个转经筒,一边小碎步的围绕着王亦走动,一边嘴里念着王亦听不懂的语言。
五六分钟后结束了。
“拜三下”婆婆说。
王亦照做。
王亦有些不好意思,她想买个平安符,也算是感谢婆婆。
“你想拿几个拿几个吧!我平时早中晚都会在大堂念经,这些护身符也算是开过光的了,送你吧!希望你以后能教出很多很多的人才。”
没想到会听到这番话,王亦拿了两个护身符,就和婆婆匆匆道别离开了。
在目前的教学中,王亦并不满意自己的状态,她有思考每个学生的出路,但是又很无力。
第18章 是好是坏的结尾
在未来,王亦一次次对教育感到失望,想要转行的时候,都会想起自己在悬崖边上寺庙的这段经历。
那两个护身符,那一段长长的经文,还有那句对她的期许。
王亦回去后,回老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就去学校准备论文的结尾和答辩。
在后来,王亦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
她和班上三位学生保持了联系。
周淇,在王亦离开的第二年,就是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到了浙江的一个螺丝厂,和叔叔一起在螺丝厂里面上面,每天要制造很多很多螺丝。
他很高兴的和王亦分享他的第一个月的工资三千多元,比爸爸妈妈卖一个月的鱼还挣得多。
林雯,读完牛河的高中就去读了职高,毕业后进去了有名的蛋糕连锁店工作,王亦家附近也有那家店,她很喜欢那家蛋糕店的蛋糕,价格有点贵,但是很好吃。
四五年后,王亦在□□上看着林雯升任了店长,替她开心。
还有一位是王亦走的时候收到了一个音乐盒,王亦觉得这个礼物太贵重了,周淇说,这是张馨的心意,让王亦收下,而且张馨家很有钱,这点不算什么。
但是王亦还是坚持还回去了,加了张馨的微信。
读完初中,张馨就离开了牛河,到泽岗读的私立学校的高中,她也是王亦了解到班上唯一一个考上本科学校的孩子。
张馨毕业后并没有像林雯一样找个工作,认真上班奋斗。
她毕业后就结婚了,那时候王亦还没结婚,王亦看到张馨结婚的照片都惊讶了。
她的学生比她都还早结婚。
后来林雯才告诉王亦说,张馨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她爸爸车祸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没有了,她妈妈劝她和她爸爸朋友的儿子结婚了,男方家里条件不如张馨家,妈妈只是希望她能快点有个依靠。
结婚后,两口子一起到城里打工,第一份职业是卖房子。
干了没多久两个人又一起辞职回老家开了一个铺子,具体卖什么,王亦没有打听。
正如王亦自己预估的一样,王亦后来再也没有回去过那个地方,也没有见过那些人了。
但是这段经历对她的影响,王亦自己也分不清,这种影响是好,还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