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惊华/这个御史,我罩了(43)
“这心机手段,严阁老这下要栽跟头了。一把年纪,不提携小辈就算了,还出口弹劾,这就说不过去了!”
众人议论纷纷,矛头直指严信。
严信一把年纪,又德高望重,被说得面红耳赤,想要找补,隆康帝没给他机会,直接道, “裴仟的死因,还交给沈若去查,大理寺协助。沈若,朕给你十日期限,务必查出裴仟死因。”
沈若俯首,“臣领旨谢恩。”
“至于监察御史之职。”隆康帝顿了一下,扫了一眼严信,严信毕恭毕敬拱手,隆康帝才道,“沈爱卿虽年轻,却敢作敢为,不按套路出牌,每每给朕惊喜,就让她接着做。”
“是。”严信拱手回到队伍最前,心中闷闷,也不知道沈若给隆康帝的证词上还写了什么,竟让沈若扭转了局势。
这时,兵部尚书刘通有本奏,“万岁,昨日子时西北八百里加急,蒙古三万骑挥师南下,宁夏卫、靖虏卫告急。还有……”刘通明显一顿,偷偷瞄了眼前方不远处的严信,便不再说了。
隆康帝揉了揉太阳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吞吞吐吐,这天下是朕的天下,不是旁人的天下,朕让你说。”
刘通道,“是,皇上,战报上还说,延安府粮仓年久失修,年前将了百年不遇的大雪,这几日打开粮仓,都发霉了,将士们每日吃着发霉的粮食,已有多人中毒身亡,好些个将士上吐下泻,根本无力应敌,蒙古大军势如破竹,已屠了一座边城……”
啪!
隆康帝气得猛地一拍桌案,“一群废物!粮仓怎么会年久失修?去年户部刚拨了一百万两银子修葺,严宏,银子呢?”
严宏早两股战战,噗通一声跪地,“皇上,臣……臣不知啊!”
“你是工部左侍郎你不知?朕问你,修葺粮仓的银子去哪了?”
严宏是严信唯一的儿子,他不是科举出身,仗着父亲的势力,举荐做的官,一步步做到工部左侍郎。
此人能言善道,精通庶务,在工部如鱼得水。但他贪财成性,京外大小官员回京述职都得先到严府孝敬,谁要是忘了孝敬,那就是不想做官了。
有严信这棵大树,严宏敛财更是肆无忌惮,工部的银子更是源源不绝地流进他的腰包。
西北去年降了百年不遇的大雪,粮仓彻底支撑不住,这事才暴了出来。
“请万岁给臣时间,臣一定查明真相,把这一百两银子的窟窿给补上。”
隆康帝冷冷地扫了他一眼,补上也晚了,他现在要的是这个吗?
严宏敛财隆康帝不是不知道,只是他宠信严信,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酿成大祸。
隆康帝没理严宏,问刘通,“你说,怎么办?”
“万岁,宁夏卫急需援兵支援,五日内请运十万石粮食到延安府,以解燃眉之急。”
群臣倒吸一口冷气,五日内运十万石粮到西北?这得多少人力物力?
大周运粮分两种,兵运和**。不打仗的时候,从各卫所抽调一部分兵卒运粮,打仗的时候,主要靠服徭役的百姓。**速度慢不说,遇上盗匪损失惨重。
从京城到延安府八百里,普通马车得走半个月,运梁车就更慢了,再加上沿途盗匪猖獗,运粮车能不能到陕西都是问题。
所以,刘通说五日,无异于痴人说梦。
隆康帝急得头疼,一下一下狠狠地掐着太阳穴,“众卿可有良策?”
群臣七嘴八舌,有的说,让大同派兵支援,粮食则从甘肃运。
还有的说,不如学蒙古骑兵,以战养战,把蒙古干回他们老窝,去他们老窝抢粮食。
也有的说,不如从百姓家中取粮,日后粮运到了再还给百姓。
这些根本行不通,隆康帝没辙直接问严信,“严阁老,你一向机谋过人,你说怎么办?”大有你儿子惹出来的祸,你做老子的擦屁股的意思。
隆康帝也够损的,群臣腹诽。
严信不敢怠慢,飞快地想着对策。
他早警告过严宏,适可而止,有些银子不能贪,严宏就是不听,现在事情闹大了。
严宏跪在地上朝父亲投去求助的眼神,这事若不能善了,他这个工部左侍郎也别想做了。
首辅终究是首辅,电石火花间,严信已想出对策,“皇上,老臣倒是有一良策。”
隆康帝阴着脸,“说。”
严信:“蒙古此时挥军南下,正值仲春时节,定是粮食短缺,不如我们就让出西北五城,不废一兵一卒,等蒙古掠夺一空,自会离去。”
群臣雅雀无声。
让出五城,那得多少百姓惨死在蒙古铁蹄之下,严阁老这话说得倒是轻松。
陆湛握紧双拳,不用想他都能猜的出,当年的宁夏卫一战,严信是什么嘴脸,他父亲苦等援兵,迟迟不至,最后导致城池被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