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嫁权臣(50)

作者:楼见溪 阅读记录

“夫人笑什么?”念夏问。

时锦半靠在车厢壁上,没头没脑地感叹:“人攀明月不可得①啊。”

念夏听得云里雾里,茫然道:“夫人是金枝玉叶,贵不可言,相爷又对夫人有求必应,天边的月亮是攀不来,可如月亮一般的宝物对夫人而言却是唾手可得,何来\'不可得\'一说?”

念夏说完,对上时锦忽然睁开的双眼,内省片刻,小心翼翼问:“夫人怎么这样看着奴婢?可是奴婢说错话了?”

时锦:“没说错。”

念夏松了口气。

时锦拍拍她的肩膀,笑容和煦,“你说得很对!”

凭顾云深对她如此有求必应,有什么宝物是她求不来的?

回京以来,她一直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只想着离他越远,越不会被他轻易蛊惑。可他们同居一府,哪里逃得开?

可凭什么?

凭什么经过了三年前的事情,他还能若无其事地以“小叔叔”的身份对她好?凭什么,不管三年前还是三年后,他们之间的关系都要靠他的态度来决定?

他是天上月、是高山雪,不入红尘,不通情爱。

这无妨,他不懂的她来教。

是他先来招惹她的。

这一次,他休想全身而退。

*

一行人很快抵达内城。

刺史率领众人等候在刺史府外,见到顾云深,立即言笑晏晏地上前见礼:“相爷远道而来,舟车劳顿,下官已经备好了酒菜,为相爷接风。”

“有劳纪大人。”顾云深微微颔首,朝意欲引路的刺史摆摆手,向后走向时锦的马车,将人带下来,道,“这是内人。”

时锦何其敏锐,顾云深话音落地的同时,立刻捕捉到刺史一闪而过的错愕。

靖州刺史是位年逾四旬的中年人,有些发福,但一脸笑相,看着就和蔼可亲,十分的引人亲近。甚至见到时锦不良于行,也仅仅是一瞬震惊,很快又如常见礼,言行妥帖,分毫不会让人感到不适。

这就是侍卫口中盘算着把女儿送给顾云深的人?

时锦有些不信,这么温和敦厚的人,能做什么?

真不是侍卫背后胡说?

很快,时锦就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人不可貌相”。

纪刺史的能量,超乎她的想象。

--------------------

作者有话要说:

①选自: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今天虽然短小,但是相爷危——!

第26章

接风宴设在了刺史府的后花园。

侍卫口中,那位与顾云深天造地设的纪姑娘正正好坐在顾云深的正对面。两人一席的桌子,顾云深一抬眼就能看到她。

女人最懂女人。见她的第一眼,时锦就知道,这个姑娘对顾云深并非绝无非分之想。

夏末的月份,靖州天已转凉,刺史府的后花园百花已有凋零之像。一片枯败的景象中,纪姑娘一袭葱绿色的裙裳,醒目又出挑,让人想忽视都难。

她又有一副美人相,明眸皓齿,弱柳之姿,眉目间流露出的温婉更是让人见之则喜。

在场的许多人,一瞬间亮起的眼神,时锦一眼便捕捉到了。

念夏是和时锦一道听了侍卫背后编排之言的人,一见到正对面的纪姑娘,忧心忡忡地转向时锦:“夫人,她——”

话未说完,便被时锦摇头制止。

这样的小心思对付大多数人确实能见效,但想要借此吸引顾云深的注意,只能是白费心机。

她根本无需在意。

宴会上推杯换盏,好不热闹。北地的人多是粗旷豪迈,三杯两盏酒下肚,骨子里的热情和大大咧咧顿时就显露出来。

这样的场景,时锦原先还担心顾云深适应不来。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顾云深不仅能适应,甚至还如鱼得水。

刺史热情地劝酒,他推脱自己不胜酒力,饮了一杯便为难地揉了揉额角,对着满盏的酒面露难色。

知道他千杯不醉的时锦:“……”

刺史与他谈阳春白雪,他博古通今,经史子集的语句信口拈来,不占下风;刺史与他谈市井间的趣事,他也能凭着自己平民出身有来有往。

他没有夸夸其谈,反而句句在要害。

时锦明眼瞧着刺史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直至僵硬,偷偷弯了弯唇,放下心来。她收回视线,深觉他们二人的交锋还没有桌案上的糕点来得吸引人。

靖州的糕点与上京区别甚大。上京城的糕点讲究一个“雅”字,糕点大小玲珑,小小一块糕点上,能花着心思做出许多花样,处处精巧。比起入口的吃食,说是一件艺术品更为恰当。

而靖州则不然。摆在桌案上的糕点样子并不出挑,可在一众菜色中,糕点独有的清甜之味源源不断地涌向时锦,十分的令人垂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