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权臣(132)
时锦深吸一口气,不由抬高了声音:“他既与你……作何不给你一个名分?”
见她一副为自己打抱不平的气愤模样,长思反而一笑。
时锦不满道:“长思姐姐!”
长思哭笑不得:“小时锦,你误会了。陛下和我不想你想的那种关系。”
时锦怀疑地打量着她。
长思竖起手指保证:“不骗你。”
时锦:“那他身上的香……”
长思道:“陛下昨日来得突然,我调香的东西都摆在桌上。收拾时不小心打碎了瓶子,想来是那时沾上了,没料想一时疏忽,就被你给发现了。”
时锦抿了下唇,犹有不信:“那他和你……”
若是不说清楚,定然打消不了她心中的疑虑。
长思犹豫了下,选了个委婉的说法:“若是你在陛下膝下长大,那我原该唤你一声‘殿下’。”
她望着时锦,诚恳道,“旁的我便不能再多透露。你若是还有疑惑,可以去问问陛下。他会为你解惑的。”
时锦心思电转。长思这话虽然隐晦,却不难理解。
红袖招鱼龙混杂,是个探听消息的绝佳之地。长思又是早有声名的人,更不会有人对她设防太过。
想明白这里,时锦心中曾不解的疑惑似乎也有了答案。她望着长思问:“所以当时我想赎姐姐离开红袖招,你才不肯?”
“是。”长思颔首,见时锦想明白,顿时松了口气。
时锦原是想替长思讨个公道,没想到闹了这么个笑话,当即有些羞赧地致歉:“今日冒昧,唐突了姐姐,还望姐姐原谅。”
“无妨。”长思不计前嫌地笑了下,“你直接问我,总比自己胡思乱想误会了好。”
闻言,时锦更加不好意思。
大约是今日太过冲动,时锦着实有些难以面对长思,枯坐了会儿,着实觉得如坐针毡。
长思大约能看出她的不自在,也就没多留。借着还要帮人上妆的理由,善解人意地放了时锦。
时锦求之不得,忙不迭告辞离开。
临出门前,长思叫住时锦,语焉不详道:“小时锦,陛下一直都很挂念你。”
这句话原不该是她说的,可她和时锦相交多年,深知时锦对于亲情有多看重,对于被父亲抛弃的事又有多耿耿于怀。
她曾经想提醒,可自己是个暗探,听命于陛下,自然不敢做越俎代庖的事情。
今日身份既然被看透,哪怕是出于这么多年来的情谊,也不想时锦一直念着这桩事,久久不能释然。
时锦知道长思好意,神情如常,笑道:“我知道了,多谢姐姐提醒。”
知蕊不知道他们二人聊了些什么。
出了红袖招,边扶着时锦登上马车,边问:“姑娘是打算回府,还是顺道在街市上逛逛?”
时锦撩起车帘,朝着皇宫的方向遥遥望去。
半晌,轻声道:“……回府吧。”
第68章
年关在即,上京城发生了一件颇为轰动的大事。
当朝国舅武安侯,被参勾结外敌、卖官鬻爵,多年来,在边境以抗敌为名,敛财实多。
恶行累累,罄竹难书。
种种证据被呈至御前,皇帝震怒,当即褫夺了武安侯爵位,命三法司彻查定罪。
消息传到市井,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刑部带着枷号、囚车前往武安侯府拿人时,百姓纷纷驻足。
自刑部大牢到武安侯府的这段路,被围堵得水泄不通,场面很是壮观。
武安侯府人人自危,府中的仆役侍女早做鸟兽散,已经各自出府保命去了。
偌大的侯府,一夕之间变得空荡寥落,甚有穷途末路之势。
顾云深奉命督办。
找到武安侯时,他正襟危坐地坐在书房里。
昔日征伐四方的侯爷,如今纵然失势,也不轻易折腰。
顾云深面无波动,侧身让了一步。
身后的刑部侍郎立即带人上前,给武安侯上了枷号,末了,道:“侯爷,请吧。”
武安侯讥诮地笑了下,起身朝外走。
他望着顾云深,讽笑道:“皇帝下令诛我郑氏满门,小女早已出嫁,应当不算在此列吧?”
“不算。”
武安侯还没来得及笑出声。
便听见顾云深轻描淡写道:“郑姑娘人在西羌,我朝与西羌如今来往甚密,自然不可能去夺二皇子所爱。”
这话似乎别有深意。
武安侯意识到什么,猛地抬眼望去:“你们把她送进了西羌?”
“郑姑娘奉旨和亲,侯爷不是一早便知?”
武安侯脚下踉跄。
他同意和亲,俱是因为早和西羌二皇子有了约定。
他派人在未入西羌时将雁书佯装抢走,二皇子以朝廷出尔反尔为由出兵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