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粮安天下+番外(379)
唐老先生得意一笑:“小徒孙的一片孝心怎可辜负,小徒孙说了,这花生不用油酥就那么生吃,对老年人身体极好。”
“小徒孙还说那棉花被等天凉了用缎面的被套套住盖在身上极为柔软暖和,老年人应该用上,哦``还有棉衣。”
那小丫头是元无的弟子,元无是婉柔的夫君,算起来也算是他的小徒孙。
林老先生和吴老先生听着那一口一句的小徒孙嘴角微抽,只觉得应该叫那些对唐老头高山景仰的弟子们来看看他们的老师是何种德行。
第293章 各方云动
暮色四合,花灯初上。
存菊堂点起了几盏灯烛,发出莹莹光亮,在昏黄的灯火中汪如心安静的坐在角落里,门外的燕儿脑袋一点一点打着瞌睡。
眼前这三位当世的大儒围坐在一起对着桌子上的图纸不停的来回比划,气氛有些热烈。
恩,应该说热烈的有些过头。
林老先生指着荷塘说道:“这口荷塘就应该再拓宽,能再里面划船才好。”
吴老先生冷哼一声,道:“难道不是将码头拓宽让更多的船只可以停靠?”
唐老先生白了两人一眼,道:“有事弟子服其劳动,这些事情小徒孙自会去做,难不成不是应该说书院创办的规划?”
正缩着的汪如心被三道没眼光盯着顿时连连点头,“码头官道学院这些修建问题我们自会解决,尽全力打造。”
见三人满意的点头又转过去继续讨论才松了口气,她从被叫来到现在,心里过程从惊喜到震惊再到淡然,三位老先生从要召集博学鸿儒前来聚众讲学兴盛自由讲学之风到讽刺当今天下大多学子读书只为功名利禄毫无忧患意识,往往凭借肚子里那两三滴墨水妄议朝政,裁量人物引的无知百姓遥相应和,蠢钝至极。
她听的正津津有味就听到三人话锋一转说到仙居县地远偏僻交通不便,唯一拿的出手的小丰村鱼龙混杂山水无色,好在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
三人又细数了大厉最为知名的几所学院无一不被批判的一无是处,又说几大学院的山长贪恋权势,不舍富贵,古稀之年老态龙钟仍然不舍退位云云。
面前口沫横飞,汪如心只能尽力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心里暗自腹诽,这三位大儒怕是都是愤青吧?
不过三人名利地位学识一样不差,想来就是脾气怪少有看的顺眼的人和事。
好不容易兜兜转转才说到了正事。
东方吐白,雄鸡报晓。
汪如心红着眼圈熬了一整晚总算见识了三人为何会被世人尊崇为大儒,详尽的书院创办章程和书院管理章程被一条条的梳理了出来,林先生一字体不差的记录在案。
大厉几乎不存在大型的民间自办学院,是以学院建成后会到朝廷记录备案由朝廷定期派人监管。
眼下国力积弱,建在小丰村的学院只有选择自筹经费,自聘先生,自行招收天下学子。
学院成立之初敞开门庭欢迎天下有学之士和有志向的学子,实行宽进严出。
同时要求如园为贫困学子提供可以赚取束脩的法子让学子可以无后顾之忧,这便代表学院无论贫贱皆有条件入学。
汪如心听的连连点头,贫困之人可以通过城规的途径予以帮助而不是捐资于他,凭借双手获得方能挺直腰背。
几人苦熬一夜总算是把各项章程落定了下来,学院开学之日定在次年开春,对汪如心来讲,时间十分紧迫。
第三日一早,几位大儒没有惊动任何人由汪宝林父女亲自送上了船,他们要回京到到朝廷进行登记批复,同时还要大力宣扬以便能招到宿学鸿儒。
汪如心这边要等待他们的消息,朝廷一旦批复她就要开始动工。
船一驶离码头如园便全力运转了起来,赵管事并一众农管事全力负责秋种事宜,杨忠良带着人开始平整学院用地,田三领着王胜四处选购所需要材料。
除了选购材料田三得了汪如心的话圈下了码头到小丰村中间的一块荒地,她准备在那里修建商铺食肆,为以后做准备。
忙完了这些祝知县的马车就上了门,小丰村的书院是否能盖没有一丝的风声传出,但如园的人在做什么大家都看得见的,眼下整个仙居县的百姓都在盯着这里纷纷议论。
汪宝林并未对祝知县隐瞒,“若是有消息传来还望大人鼎力协助。”
“自然,自然。”祝知县之前心里那点子不快早已烟消云散,只能学院能盖成如园要他参与进来,那么他的目的也就达成了,世人自会知晓他的其中的功劳,再有他父亲在京都运作何愁大事不成。
祝县令又寒暄片刻才满意而去,紧随其后的是一封汪如心亲手所写去往京都的信件。